做一个用心倾听的的父母
发布时间:2021-04-04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儿子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他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癫痫病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他是一个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孩子,但是千万别有人主动和他讲话,一旦有人主动他就活跃起来了。
回家后没怎么说这个事,因为他要写作业,晚上还有小提琴课,但是还是觉得需要和他谈谈关于上课纪律的问题,毕竟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方面。临睡觉前我们会读书做一些习题或者直接就睡觉,这完全根据当天孩子的状况来定,昨天晚上临睡觉时候我们决定来一次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妈妈:今天我问了老师你在班里的情况,怎么说你上课时候说话多了呢?
梓歆:我也不知道
妈妈:还记得妈妈和你说过的话么?
梓歆:上课时候不要说话,即使老师教的你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因为还有的小朋友不会呢,说话会打扰别人。
妈妈:对,上课就是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以后上学了上课时候老师更是要求课堂纪律。那高老师怎么反映你最近上课说话呢?
梓歆:妈妈我以后知道了,上课时候不说话了。
妈妈:真好,这样做就对了。(孩子一直没有说出原因,但是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根据我今天早上和老师再一次沟通,也知道了大概因为调换了座位的原因,现在他旁边的女孩子比较爱说话。)
谈话继续中……
妈妈:现在上课怎么不举手回答问题了?
梓歆:妈妈你不是说要我给那些不会的小朋友机会么?我回答了他们还没回答呢。
(原来原因在我,中班时候上课没有这么严格,老师问一个问题,经常孩子们就边举手边回答了,很闹,老师也搞不清楚哪个孩子还不会,我就告诉他假如老师讲得新课他都会的话就要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其他不太会的小朋友。)
妈妈:哦,对,是这么说过,不过呢现在老师说希望你能积极举手,再说了你要是举手了也不一定叫你啊,对吧。
梓歆:是,那我就举手。
很多妈妈在和老师沟通后发现孩子的问题,第一反应是马上在老师面前教育孩子,其实我认为是不妥当的,首先,你虽然当面教育了孩子老师或许认为你很配合工作,但是孩子会如何呢?他可能会暗自害怕你回家怎么收拾他呢。其次我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当众批评孩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因此听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后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但是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看着我和老师,我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今天有些冷,赶紧回家喽!”然后他又快乐起来了。前面的铺垫使得我们在沟通时候他能实话实说,知道妈妈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的批评他。(1467.COM.CN 大学生范文网)
做一个用心倾听的的父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衔接的这段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哭泣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会心烦。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哭声意味着我们做父母的无能。我们以为只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麻烦就会过去。
在孩子开始哭的时候,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起到直接调整孩子情绪的作用。只要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逐渐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由于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坚强和自信。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它把孩子的烦恼转化为他们获得自信的机会。倾听,要求你与孩子合作。他努力消除自己的坏情绪的时候,你要留在他身边,提供他所需的支持,使他在整个过程结束时,重新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在孩子开始哭泣时,我们应当停下手边的事去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这样有助于愈合孩子受到伤害的感情。
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意味着你纵容他。你只是在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孩子只在烦恼得不能正常思考时才会哭闹。你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
倾听一个哭闹的孩子本身并不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益,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用心听一听孩子的话(父母学校)
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做为父母他们大多都从心里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天才,从自己的孩子会说话起就觉得他(她)与众不同,比别人家的孩子多了一点什么,将来一准儿会比谁家的孩子都出色。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比对自身的期望更强烈,也更有信心。但这期望往往只是海市蜃楼,经常会有落空的时候。因为父母总是戴着放大镜在看自己的孩子,那被无数的爱所放大了的优点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长大,日渐平庸的孩子让父母的失望越来越多,于是也就恨铁不成钢了,也就痛心了,但这只是父母的感觉,父母从不用心听听孩子的声音。父母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都多,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都多,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比孩子多得多,自己完全有理由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可是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我们想的一样,经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是对孩子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该是平等的。作为父母,应该能够平静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才不会好心办错事。
当自己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父母一定会痛心疾首,对孩子满心失望。愤怒的父母这时往往只想到拳头,认为再不管教这孩子将来就会成为监狱的客。即使孩子想解释自己的行为,父母既不相信,也没有耐心去听,我们只相信看到的,不相信你编的理由。父母的心可以理解,但这往往会让孩子受委曲,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等孩子长大后,他可能还会对这些事耿耿于怀,当他能够平等地与你对话时,他可能会故事重提,从而让你深深地后悔自己当时的行为。
多年前,有一位母亲,在她儿子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她发现他总是犯一个让她不能容忍的错误,那就是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她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她很恼火,家境并不困难的她,当然不能纵容儿子这样做。于是打孩子就成了她经常的节目,或者她也问过孩子为什么去拿别人的东西,但在她那怒气的阴影下,孩子早已什么也不敢说,只有瑟瑟发抖了。一次次打下来,疼在孩子身上,疼在她心上,但为了孩子将来不走上邪路,她还是不肯停手。
后来因此事多次失去工作的儿子告诉她,那时自己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因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向她要她又不肯给他买,他看到别人的东西,就忍不住去拿,想和你说说你又听不进去,到后来就有点难以自控了。是啊,一个孩子又有多大的自制力呢?当他看到那么有诱惑力的玩具时,早已把妈妈平时的教导抛到了耳后,只想自己拥有它,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个错误!如果她那时能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强硬的打骂,也就不会有孩子身上的疼与自己心上的痛!教育孩子时,听听孩子的声音是多么必要!我们不要总是觉得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了好的出发点就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不要盲目地把书上的理论或别人的经验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法宝。现实是复杂的,孩子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孩子或许多孩子都适用的方法可能对你的孩子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如何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很少人走向成功的原因。当父母都不能成功地进行教育时,如何让孩子走向成功?
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必须是在对自己孩子的充分了解中摸索出来。作为父母,你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父母可能都会犹豫。是啊,人了解自己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了解自身外的人了。孩子虽说与自己朝夕相处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父母学校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其实在幼儿园中,我们老师所教所传授的东西、知识、方法,都是结合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生活中很多人、事、物、现象等都是教育的题材,都可以引发幼儿的欲望、兴趣及好奇心,只要我们身边的父母都学会善于发现、挖掘、把握,那么我们身边的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成一个非常敏锐、聪明的好孩子。那么,生活中作为宝贝们最亲近的家人、大朋友,他们该如何去指导、挖掘呢?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几点看法!
1、希望每位家长每天至少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陪同孩子。
5、家中的作息时间尽可能与幼儿园的时间保持一致,坚持周末午睡的习惯!
6、勤阅读、勤浏览班级门口的各项通知及“家园栏”内容,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园的动态和班级的情况。(如需配合、完成的任务及时完成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给自己的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7、有关特殊的节日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让他们事先积累、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不懂的地方及时地通过查找、学习告诉孩子,使得大家一起提高!(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立夏、端午、中秋、春节、元旦等等,国家统一的节日。)
8、作为父母我们要言传深教,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孩子们学习、模仿!!
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上个月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儿子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他是一个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孩子,但是千万别有人主动和他讲话,一旦有人主动他就活跃起来了。
回家后没怎么说这个事,因为他要写作业,晚上还有小提琴课,但是还是觉得需要和他谈谈关于上课纪律的问题,毕竟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方面。临睡觉前我们会读书做一些习题或者直接就睡觉,这完全根据当天孩子的状况来定,昨天晚上临睡觉时候我们决定来一次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妈妈:今天我问了老师你在班里的情况,怎么说你上课时候说话多了呢?
梓歆:我也不知道
妈妈:还记得妈妈和你说过的话么?
梓歆:上课时候不要说话,即使老师教的你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因为还有的小朋友不会呢,说话会打扰别人。
妈妈:对,上课就是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以后上学了上课时候老师更是要求课堂纪律。那高老师怎么反映你最近上课说话呢?
梓歆:妈妈我以后知道了,上课时候不说话了。
妈妈:真好,这样做就对了。(孩子一直没有说出原因,但是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根据我今天早上和老师再一次沟通,也知道了大概因为调换了座位的原因,现在他旁边的女孩子比较爱说话。)
谈话继续中……
妈妈:现在上课怎么不举手回答问题了?
梓歆:妈妈你不是说要我给那些不会的小朋友机会么?我回答了他们还没回答呢。
(原来原因在我,中班时候上课没有这么严格,老师问一个问题,经常孩子们就边举手边回答了,很闹,老师也搞不清楚哪个孩子还不会,我就告诉他假如老师讲得新课他都会的话就要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其他不太会的小朋友。)
妈妈:哦,对,是这么说过,不过呢现在老师说希望你能积极举手,再说了你要是举手了也不一定叫你啊,对吧。
梓歆:是,那我就举手。
很多妈妈在和老师沟通后发现孩子的问题,第一反应是马上在老师面前教育孩子,其实我认为是不妥当的,首先,你虽然当面教育了孩子老师或许认为你很配合工作,但是孩子会如何呢?他可能会暗自害怕你回家怎么收拾他呢。其次我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当众批评孩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因此听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后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但是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看着我和老师,我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今天有些冷,赶紧回家喽!”然后他又快乐起来了。前面的铺垫使得我们在沟通时候他能实话实说,知道妈妈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的批评他。
做一个用心倾听的的父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衔接的这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