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从小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发布时间:2021-04-07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报道:一些青少年因父母的几句呵斥而离家出走;一些职员因工作环境中的些许不如意而愤然辞职;一些让人羡慕的“精英”与“天才”,却在轻微的挫折中陷入消沉中无法自拔,甚至爆发出攻击他人和自我毁灭的行为。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其根源都与心理承受力有关。

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更多风险的社会,他们的未来,将要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遇上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败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人生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

从小强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给予孩子受益一生的珍贵礼物。

勇敢来自安全感

人的勇敢多取决于他的安全感,安全感越充分,人就越乐于尝试冒险和挑战自我。对孩子而言,可以信赖的、能保护他的妈妈,或爸爸,或其他的重要养育者,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所以,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重要,最基本,最关键的是,在孩子人生之初,父母就要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健康亲密的依恋关系。

对父母不依恋的孩子,首先丧失的是对父母的信任,进而丧失的就是探索世界的勇气。他们缺乏自信,面对挫折看不到自己的潜力,轻易放弃;他们总需要通过别人的关注和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来获取“别人”,而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关注。

妈妈也应该停止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妈妈就是孩子的天。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能让妈妈满意,这是具有毁灭性的心理负担。妈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孩子每一天的进步而骄傲,而不是期待孩子比隔壁小明钢琴弹得好。永远不要横向比较自己的孩子。但纵向比较是好的。告诉孩子“今天比昨天好,这次比上次强。”这样的推动才是孩子进步的阶梯。

管理好情绪才不怕挫折和困境

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能保持稳定的心境,这无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让孩子有一个畅通的情绪宣泄渠道。在孩子悲伤沮丧的时候,也让孩子尽情宣泄,就让他去哭个涕泪滂沱,而不是劝孩子“别哭别哭”,“男孩子不能哭”这样的话。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或者什么都别说也好,就抱着孩子。4、5岁以上已能够独处的孩子,给她空间和时间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帮孩子轻轻带上门就好。

在孩子爆发愤怒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有技巧地让孩子发泄出来。比如阿宝被别人欺负得哭了,妈妈不许她还手打人,她很生气,开始砸周围的东西。妈妈先紧紧抱住她,这样可以限制她继续破坏,同时用尽量轻地声音在她耳边说“宝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如果是别人那样对妈妈,妈妈也会很生气。”然后,“你把书扔坏了,那可是你最喜欢的书啊。”“我们去打枕头吧。”或者“也许你想画出自己生气的心情。”或者,“如果你想跟妈妈说说,妈妈在听。”

而自我反省是另一种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发生在事件已经发生,心情基本平定的时候,这时候再回放事件,就能较理性,客观地看待分析;反省的另一层意义是,再一次经历当时的情绪波动,但脱离了“现场”,那么情绪压力再一次释放的同时也得到缓解。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家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成长的条件十分优越,家里父母、祖父母围着他一个转,安排他的生活,安排他的娱乐,休息,辅导他学习功课,东奔西跑为他购置教学参考书,请家庭教师,联系进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使孩子一路顺风。

但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自杀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和荧屏,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低。因此,家长从小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增强耐受痛苦和挫折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其实,为了生存任何物种都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承受能力的训练。母狮子一次次地把小狮子往沟里推,让它自己艰难地爬上来,狐狸也是如此进行生存训练的,更何况我们这些“万物之灵”的人类了。

心理承受能力是心理力量的一种,属于意志力量的一部分,包括吃苦意识、承受失败的力量,等等。心理科学上把健康人格划分为智慧力量、道德力量、意志力量这三种人格力量。意志力量又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和竞争性。建国后的几十年来,我们对心理学上的智力因素较为重视,而对心理意志力量一直不够重视,凡是家长能做的,都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使许多孩子错误地认为:人生之路上布满了鲜花。他们没有让孩子看到生活之路的坎坷曲折,因此,孩子也就缺乏这种心理准备。由于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较高,缺少对痛苦的体现,很自然,这些温室中的花朵就经不起哪怕是一小点的痛苦,更谈不上人生中的重大考验了。

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十分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目前这一节奏较快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成功与失败是一对孪生兄弟,是难解难分的,必须让孩子很早就对这一人生现象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有顺境也有逆境。为了增强孩子的承受能力,必须对孩子进行耐受挫折教育,进行吃苦(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教育。

2.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为了孩子的成才,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快乐安静的性格培养之外,还必须使他们有挫折的情绪体验。统计数字表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有坎坷不幸的童年,难怪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回答作家成功的训练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不愉快的童年。”不光作家如此,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其它有成就之士,如科学家、艺术家也都类似。前不久《经济日报》登载了几十位“逆境中成功的美国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他们都有着不断失败的经历,但他们有顽强拚博,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美国人从小就不知不觉地对孩子进行自主性生活教育,孩子从小就被要求独立性强、竞争性强,并要多次承受痛苦挫折。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要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有成功和失败这两种可能,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若失败了,就要觉得,失败也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以前没有遇到失败,或者成功的时候多,失败的时候少,是因为以前遇到的问题的难度还不够大,而且有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以后自己独立处事,失败的可能性会更大,要有所准备。

3.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家长还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孩子的年龄,对孩子进行体验痛苦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痛苦,增强痛苦意识,有痛苦这种情感体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主张对儿童进行痛苦的训练,他是这样说的:“当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植根于儿童心灵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性质固然不明白,但一旦获得了,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相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吃苦教育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古今中外经验表明,对孩子进行痛苦教育十分必要。

因此,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体验痛苦的教育,而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逆境时,不必立即出面去替他解决,而应给他们自己处理的机会。另外,应经常和他们讲述一些名人遭受痛苦而成才的故事,观看艰苦创业的故事影片。孩子通过耳濡目染,达到对痛苦的认识。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和竞争性。特别是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更应如此。不要太娇惯他们,以至于心理上“弱不禁风”。这样,孩子长大之后,面对人生的难题,才会不被吓倒、压倒,成为有作为的人才。

如何强化孩子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如何正确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也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 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发展思维能力的早期,如果爸爸妈妈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自主性对孩子来说有以下作用:会更多和更丰富地采集、收集和储存以及交换信息;会更主动地形成逻辑思维的延伸和“复合性逻辑思维”的完整性;孩子会在未来社会生存信息环境中能够更加主动地编织“目的性逻辑思维”;能主动积极地为“目的性逻辑思维”目的的实现而进行信息的交换。

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所以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自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方面,“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的良好使用与孩子是否喜欢学习或厌弃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针对孩子从客观信息“相对约束环境”到客观信息“约束环境”转换过程的培育,父母要高度重视,要用尽可能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孩子着重使用“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的培育。

因为“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方法的良好应用可以使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信息环境中所必须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主动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形成。不仅如此,“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的良好使用还可以使孩子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所约定的信息保持采集好奇(学习的兴趣)。在这两个前提下,孩子也会逐步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增加的信息种类和范畴形成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主动思维能力”,那么当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信息种类和范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孩子原来能够保持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信息的采集好奇,就会受到所应用的“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的限制,从而难以激发孩子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增加的信息种类和范畴继续产生采集好奇,当然也就不可能从采集好奇转换成浓厚的采集兴趣了。通俗地说,也就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主动性逻辑思维的培育”,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随着知识的增加、学科的丰富和难度的增加逐步丧失,最终形成厌学、弃学的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所以,父母在保持对孩子良好“被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的同时,应该着重加强对孩子“主动记忆性逻辑思维”培育,这是绝大多数孩子在从客观信息“相对约束环境”转换到客观信息“约束环境”的转换过程所非常需要的培育。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那么从何入手呢?

1、理解数字的概念爸爸妈妈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木珠、碗、豆子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物品更加能够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2、学习分类的方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爸爸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3、了解顺序的概念顺序练习有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序。例如爸爸妈妈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到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4、认识大群体和小群体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例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

5、建立时间的概念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做事也许会更规矩些。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大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其他适用的一些小方法:首先要丰富孩子的词汇,使他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其次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亲身实践,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游戏。进行比较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的游戏。进行训练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等。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引起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和思考。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在使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宝贝:自理能力很强的小男孩


亲爱的王昊宝贝:

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对数的概念掌握得很好,作业做的又快又好。虽然你平时很少和老师交谈,可看到你和小朋友神采奕奕的交谈,老师知道你肯定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能较快地接受新的知识。一天我问你:“大王昊长得真帅啊!”“嗯”(哈哈一点不谦虚)“那你觉得自己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有人说像爸爸。”“那爸爸漂亮还是妈妈漂亮?”“妈妈漂亮啊!”(据考证,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妈妈嘴漂亮,转头看看爸爸伤心了没?)“你最亲谁?”你小眼睛一转,“都亲!”“只说一个。”你无可奈何的小声说:“爸爸。”(这下该爸爸高兴了吧)

其实,妈妈是管你比较严格,可她都是为你好啊,你知道的,对吧!

希望新的一年里,老师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我也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希望上课时看到你高高举起的小手。祝你健康快乐每一天!

增强男孩受挫后的恢复能力


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父母还需要注意挫折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那就是增强男孩受挫后的恢复能力。父母创造条件让男孩经受挫折是挫折教育的一种方法,但是屡次的挫折也会让他们失去自信,所以,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培养孩子受挫后的恢复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独自面对挫折时,能够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被誉为“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的通用电气原CEO——杰克·韦尔奇在全球享有盛名。回忆起成长中的事情,他这样说:虽然我从来没有缺乏过自信心,但是1953年秋天,我在马萨诸塞大学的第一个星期,却过得不是很好。我非常想家,以至于母亲只得驾车3个小时,从家到学校来看我。她想给我打打气,使我能重新振作起来。

“看看周围的这些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回家。你和他们一样优秀,而且还要出色。”她说得对,不过我的确没有真正离开过家,我甚至都没有参加过一次过夜的野营活动。我本来以为自己是一条硬汉,老于世故而且独立性强,可我完全被离家上学的孤单感击垮了。和其他一些同学比起来,我似乎还远没有准备好上大学。我们这里有从新英格兰大学预科班来的,也有从久负盛名的波士顿拉丁学校来的,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比我强。

母亲对这一切只字不提,而她那些激励的话确实奏效了,不到一星期,我便信心十足不再忧虑了。

我挣扎着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年,在考试中我的成绩还不错……

母亲坚定的话语和信任,让韦尔奇“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帮助他从被挫折击垮的状态中重新爬了起来。母亲的话,让韦尔奇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西方教育和心理专家公认: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的经历中学来的。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跌倒了再爬起来,重新整理好自己,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对于成长中的男孩来说,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就永远体会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尽管每位父母都不想让儿子去经历苦难,希望他们的人生路上充满笑脸和鲜花,但生活是无情的,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畏惧苦难的人将永远不会有幸福。

李刚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学生干部。因此,他一直生活在赞美和成功的光环之中。父母一直希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但或许是压力太大,或许是偶尔的失误,李刚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他只能到就近的一所普通高中就读。周围亲友见了摇头,父母长吁短叹,李刚更觉得羞愧难当。习惯于被赞美和表扬的他,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一气之下,跳楼而亡。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周边高矮不等的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李刚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就像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他的抗挫折能力却是最短的那块板。面对中考和生活的考验,他没有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了抗挫折能力上。

如何引导男孩,从挫折后的失落情绪中走出来,进行心理调整和心理恢复,是家长必修的一课。

对于涉世未深的男孩而言,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男孩面对挫折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诱导,从尊重、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同情、理解孩子,用孩子的思想谨慎地接触他们的心灵。另外,针对不同的挫折情况,可以适当教授孩子一些抗挫折的方法,让孩子从挫折中站起来,自尊自信,自我解脱,去创造未来。

引导男孩合理释放。发现孩子受挫后,家长要采用适当的形式,让孩子宣泄受挫的苦闷心情,不要让孩子把苦闷压在心里。家长也可以用交谈或书信方式提醒孩子,向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倾吐内心的压抑之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以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从而理清思路,稳定情绪,维护心理的健康。

教男孩学习使用目标转移法。孩子受挫后情绪往往不稳定,常常被挫折所困扰,或是急躁易怒,或是闷闷不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转移注意目标,消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如陪儿子外出散步游玩、一起听听音乐或谈论他们爱好的足球、篮球明星等,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稳定孩子的情绪,抵消他们心中的烦恼,减轻消除孩子的挫败感。

另外,“挫折教育”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家长为了培养男孩坚强的心理品格,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了“挫折教育”,比如人为地制造挫折,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和适当的批评,对犯大错的孩子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惩罚,故意让孩子挨饿、受苦、受累等,希望男孩在挫折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增强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不仅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还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尽管这类做法可以帮助男孩客观地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因为时间短,且孩子已经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准备,往往只是让他们感动一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挫折都出现在不经意中,如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或学习事业上的失意,等等,只有在男孩没有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的耐挫力培养,才是让他们成功地经历了“挫折教育”。明智的家长会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进行潜移默化的“挫折教育”,引导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鼓励孩子正确对待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培养孩子乐观地正视、处理受挫,在受挫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体会快乐,并抓住机遇走出困境,在挫折中再次崛起。这样,将来无论他们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时,都能从挫折中解脱,重新振奋。

相关推荐

  • 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做父母的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那该怎么做呢? 一、适度安慰,讲清道理。 安慰孩子受挫中采...
    2020-10-27 阅读全文
  • 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家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成长的条件十分优越,家里父母、祖父母围着他一个转,安排他的生活,安排他的娱乐,休息,辅导他学习功课,东奔西跑为他购置教学...
    2021-05-20 阅读全文
  • 如何强化孩子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如何正确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也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孩子...
    2021-05-03 阅读全文
  • 提高高三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句子(44句)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高考迎着高昂的气势已经向我们走来,高三学生压力大是常见之事,人常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哪些高三学生有压力的句子更贴合我们呢?下面是编辑精心为您整理的“提高高三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0-19 阅读全文
  • 宝贝:自理能力很强的小男孩 亲爱的王昊宝贝: 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对数的概念掌握得很好,作业做的又快又好。虽然你平时很少和老师交谈,可看到你和小朋友神采奕奕的交谈,老师知道你肯定有许多有趣的'事...
    2020-08-25 阅读全文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做父母的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那该怎么做呢? 一、适度安慰,讲清道理。 安慰孩子受挫中采...

2020-10-27 阅读全文

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家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成长的条件十分优越,家里父母、祖父母围着他一个转,安排他的生活,安排他的娱乐,休息,辅导他学习功课,东奔西跑为他购置教学...

2021-05-20 阅读全文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如何正确地培养这种思维能力,也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孩子...

2021-05-03 阅读全文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高考迎着高昂的气势已经向我们走来,高三学生压力大是常见之事,人常说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哪些高三学生有压力的句子更贴合我们呢?下面是编辑精心为您整理的“提高高三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0-19 阅读全文

亲爱的王昊宝贝: 你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强,想象力丰富,对数的概念掌握得很好,作业做的又快又好。虽然你平时很少和老师交谈,可看到你和小朋友神采奕奕的交谈,老师知道你肯定有许多有趣的'事...

2020-08-2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