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干净的桌子我不画
发布时间:2021-04-23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笔记 保育的教育笔记 每天下午是我们班的特色线描画,今天我们画的是茶杯,他们已经画过好几次茶杯了,所以不一会,就有一群小朋友把他们的画送上来给我看,小杰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的画都有一个共同点,茶杯的轮廓都画好了,可是里面的装饰很粗糙,看得出来他们完全是赶任务的心态,没有耐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画装饰漂亮。所以我让他们把自己的画拿下去用我们学过的图案继续装饰。又过了一会,我发现小杰把自己的画放在桌子上,而他的人蹲在地上不知在干嘛,我走过去一看,他正在他的小椅子上画画,原来干干净净的椅子面上,现在添上了黑色的记号笔痕迹,我看轮廓隐约猜测了一下,有点像小狗,看得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些小椅子还要给下一届的小朋友坐的,谁会喜欢被画得面目全非的椅子啊!不要在桌子上,椅子上,自己的身上,别人的身上乱画,这些我们在刚刚画画的时候就强调过,老师的话你怎么就不听呢?真想这样大声地责问他。可是不知怎的,我想到了我上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也被老师明令禁止,不准在桌子上乱涂乱画,可是每次换教室考试时,总是发现自己的桌子有被画过的痕迹,有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画上属于自己的标记。无关乎对错,只是觉得好玩。看到小杰这局促不安的样子,我突然觉得有点内疚了,他没有犯太大的错误,他只是觉得好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师的明令禁止仍对这种行为乐此不疲,我们又何必为难这么点的孩子呢。我想了一下,对他说,“你看,你把画画在小椅子上,怎么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啊,我们把画画在白纸上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好”小杰看看着我的眼睛,点了点头。情况分析:今天的画画内容比较简单,小杰很快画完了,但是他不能静下心来,慢慢装饰。老师又不给他纸,让他画别的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他觉得无聊了,无聊了就要找事情做,刚好手里有笔,所以他找到了可以让他画画的材料—小椅子。
采取措施:我觉得这个事情,老师应该点到为止,每个人回忆起来,多多少少都在自己的小椅子或者小桌子上印上过属于自己的独有的印记。成长是错误的不断尝试,成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孩子需要这个过程。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桌子也爱干净
教育随笔:桌子也爱干净
今天中午我给孩子们分饭时发现林林小朋友的桌子上划有很多的彩笔色,我没有立即发火,装作没看见。等孩子们吃完饭后,我说:“今天吃饭时,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不但碗里的饭吃的很干净,而且很讲卫生。”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显得很高兴。我继续说:“可是,有一个好朋友却高兴不起来,我听见它在偷偷地哭。”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你看我,我看你。我说:“我听见小桌子的哭声了,它说小朋友们不爱护它,它帮助小朋友们学习、吃饭、写字,有的小朋友却在它身上乱写乱画,小朋友们都爱讲卫生,它也爱讲卫生。”听完我说的话,我发现林林不好意思了,他赶紧找来抹布边擦边难为情的说:“老师,我再也不画桌子上了。”我和孩子们都为他鼓掌。
面对孩子的错误,尤其是反复强调过的,教师往往会不冷静。这样,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不良方法。因此,教师应利用巧办法来处理,这样效果更好。
教育笔记:《不是我干的》
教育笔记:《不是我干的》
早操时间快到了,老师组织幼儿排队下楼,准备做早操。当老师在一楼等待后面正在下楼梯的小朋友时,突然大班夏老师走过来跟我说:“我刚刚在楼梯口蹲着和我们班一个小朋友说话,你们班有个男孩子突然跳下2格楼梯,一下子撞到了我的头,他跑得太快,没看清,我就知道是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这太危险了,撞到我没事,估计他也撞得不轻。”我说:“不好意思哈!早操结束回去,我问问是哪个孩子?”
早操结束后,利用谈话时间,我将事情发生原委跟全体小朋友说了一遍,问:“是我们班哪个男孩子跳下楼梯撞到了夏老师?”孩子们纷纷说:“不是我!不是我!”我们经常强调不能连续跳着下楼梯,避免摔伤。小朋友纷纷表示不是自己干的。教师见没人承认,便说:“楼梯口有监控,会拍下小朋友的行为,但我现在不想去看,因为我相信我们班小朋友能够勇敢承认错误,如果你承认错误了,我依然觉得你还是个好孩子!”大部分孩子还是说:“不是我,不是我!”。教师又强调:“刚刚夏老师头撞得很疼,那个小朋友的头应该也撞得很疼吧!”这时,缪子豪小朋友低声嘟囔着:“可我没感觉到疼啊!”咦~听他这么一说,我发现他的眼神比较躲闪,游离!
于是我趁热打铁:“如果犯错了,能勇敢承担,还是好孩子,爸爸妈妈老师依旧会喜欢你,觉得你很勇敢!但是逃避责任,这样的做法没有人会喜欢!”听到这,缪子豪小朋友举手了,终于勇敢地承认了!老师和小朋友为他鼓掌,鼓励他是个勇敢的好孩子。接下来,教师再次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下楼梯一步一步稳稳地下,不能直接跳下去,否则容易摔伤。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偶尔的调皮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但他们无法预料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每日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另外,孩子犯错也许是无意的,教师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能勇敢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孩子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莎莎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莎莎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教育随笔:擦桌子
以往每当我说:“要请个小朋友来擦桌子。”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一下子坐得端端正正的,还眼睛巴望着老师,可这两天不知怎么的,似乎影响力不够大,很多孩子尽管坐着,可是一副心不在焉、毫不在乎的样子。
难道是他们不感兴趣了吗?我疑惑了,只听第三组有人在嘀咕,“你说,今天老师会请谁擦呢,”那是匡慧妍的声音。“肯定是圆圆,郭老师经常请圆圆的,”钱轶洁说。“可昨天是圆圆,她都擦了好几次了。”“哼,老是请圆圆,我怎么都没擦过”,毛晴也忍不住插了一句。
看来不是孩子们厌倦了,而是我的请法出了问题。以前我过于注重“榜样”效应,因此往往会请那些乖巧能干的孩子来擦,而忽略了那些虽然调皮,但内心也渴望得到重视的孩子,天长日久,他们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打击,难怪他们的表现会如此。我决定换个方法来请人擦桌子,让每个孩子都有轮到擦的机会,同时也给予擦桌子的小朋友一点小小的奖励,这下孩子们擦桌子的劲头又高涨了。
教育随笔:我喜欢画画
小C今天第一次玩蜡笔。一开始,她在蜡笔盒里翻来翻去,拿了3支蜡笔放在自己的手心,然后随意的在纸上每种颜色的笔都画了几笔。这时边上GG已经画好了一个苹果,他很高兴的向我炫耀自己的作品。小C看了一眼GG的作品,于是也开始绕着圆圈来画。画完后,又换了一只颜色的蜡笔,用左手开始绕圈画。画了几下,小C又换了一只手,换了一个地方开始画。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作”的目标1中提到“3-4岁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并乐在其中”。从小C的游戏情况来看,小C就是喜欢涂涂画画,她对新接触的蜡笔非常感兴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按照游戏的要求来画苹果,而是选择了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纸上随意的涂鸦。后来开始绘画时,她一会儿用右手画,一会儿用左手画,这也是一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进行干预,只是在一旁观察,最后,小C画出了不同形态的苹果。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较弱,老师不需要在绘画技巧上给予太多的要求。只要孩子是一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并且乐在其中,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
教育随笔:擦桌子引起的
擦桌子引起的
午休时间刚刚开始时,孩子们兴趣很浓,凑凑在一起难免会说话,这时孩子们会小声的跟我说起了悄悄话,这时不要责怪孩子们,聆听孩子们的心声……..
“老师,我妈不让我在园擦桌子,整理桌子,”“为什么”妈妈说:“擦桌子,整理桌子会弄脏了衣服,很累,不让我干这些,这些事情是老师干的。”
“孩子的一番话,让我感悟很深,惊叹不已,这位家长可悲可叹!当今的孩子,在家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爷爷奶奶所宠,衣、食、住、行几乎被大人包办,劳动能力极少锻炼,生活及独立能力差,老师趁让孩子们学着擦桌子,整理桌椅,恰恰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是,老是有意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增强体质,这位家长应该深思,老师在园内有意培养孩子,让他适当的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会动手,克服在家懒散,不愿动手的坏习惯,让孩子们变得勤快,争做老师、父母的帮手。
针对此事,我和家长做了交流,家长认识到了自己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未必是坏事……
通过这件事情后,我发现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高了,都争先恐后地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像扫地,去绿化区内捡出小垃圾等。瞧,这些孩子们……
老师我不会 2020教育笔记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选择好材料后,有序地进入活动区,只有若维小朋友坐在位子上不动,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去玩,”她说:“老师,我不会,”“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会,”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她勉强拿了一个穿线板坐下,我开始教她怎样穿线。不一会她就学会了。
美术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们给蔬菜宝宝“穿”新衣服,进行涂色练习,结果若维小朋友又说:“老师,我不会,”我就拿起她的手一下一下地涂好了一颗白菜,并告诉她就按这个方法途其他的蔬菜宝宝,她就认真地涂起来。
户外活动时,其他小朋友拿起自己喜欢的器械开心地玩起来
,若维小朋友抱着个皮球站着不动,当我问她时她还是说老师我不会,于是我拿起球教她怎样去玩球,慢慢的她自己便玩起来,而且玩出了很多花样,我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
针对我这几天的观察,我进行了总结,发现若维小朋友不是不会,而是没有勇气去尝试,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先说我不会,同时我也进行了一次家访,她妈妈告诉我,在家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认为孩子小就都帮她做了,这样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她这种习惯。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决定每次活动时,不等她开口说我不会,就先去指导她然后让她自己去做,每次做好,我及时对她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励她再试一次,慢慢的她变得勇敢了,遇到困难时也很少说“老师,我不,”都是自己去尝试,然后再问老师。她妈妈也说若维变得勇敢勤快了,在家里什么事都是抢着做,现在也不说“妈妈,我不会,”这都是老师教育的好,听了她妈妈的话,我感到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效,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看到若维的变化我和她妈妈一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