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发布时间:2021-06-16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教育随笔: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今天冉冉有一个让大家惊讶甚至佩服的地方。昨天傍晚放学之前,我们布置了一个树叶添画的回家作业,还帮每一位幼儿准备好了材料。今天早上交上来后,发现冉冉居然交了三幅树叶添画。一问,原来一副是爸爸做的,一副是妈妈做的,一副是冉冉自己完成的。昨天晚上还下着大雨,他们三个人吃好晚饭一起去摘树叶,一起去买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回家一起做。创意都是自己想的,冉冉的画都是自己完成的,并没有大人帮忙。这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啊!我们都很佩服!是啊,本来树叶添画这个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动脑还要动手。有些家长就一手包办;有些家长就照着我们给的例子依样画葫芦。可是冉冉一家却别出心裁,交上了令人满意的作业!在“树叶添画”这个事件上,冉冉父母的教育方法真的很好。知道一个小孩子自己动手确实有点难度。可是如果爸爸、妈妈、宝宝每人一份,一起围在桌子边,一起动手做,遇到问题可以一起商量但是自己动手。孩子一个人做会没劲,都是家长做那孩子能学到什么呢?可是冉冉他们一起做,就有很大的区别了。不仅完成了作业,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自身产生自豪感;还增进了父母,孩子之间的感情,这可以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啊!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班里有几个幼儿年龄较小,我们要利用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小班的幼儿主要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幼儿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让能力较强的幼儿作为榜样,在吃饭、盥洗、如厕、午睡等环节,让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引导幼儿向其他同伴学习。如我们班级的一对双胞胎,弟弟可以自己穿裤子,而哥哥却还需要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穿脱衣物。在我们的鼓励下,和弟弟的示范帮助下,哥哥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穿脱裤子,自理能力得到提升。现在兄弟两个的自理能力都得到提升,同时我们做好家园共育,让家长在家重视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幼儿,并做正确示范。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小班开展幼儿认识自己物品、漱口、穿衣服、上下楼梯等生活养成课,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并在生活活动中加以实践提升。我们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家庭发挥它的优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更好的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动手能力教育笔记:熊熊
超轻粘土的颜色非常多,它不仅能培养孩子动手创造和思维想象能力,还能将孩子的艺术潜能激发出来。最近有一部绘本很火,孩子们都很喜欢看里面的小熊熊。这次活动我就给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超轻粘土,制作熊熊。当我把这一任务交代给孩子后,他们非常投入的开始制作。因为内容已经熟悉,熊熊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会讲出来,我没有带领孩子一步步去做,先教孩子们几个关键的方法,让孩子来自己自由的选择去完成。
熊熊的耳朵、眼睛可以归为一类都属于圆形,只要团成圆即可,多数孩子可以完成,王子耀总把它压平
,当我帮助耀耀后他也可以顺利往下做。熊熊的鼻子和下巴需要压一下,都是三角形,这一环节有些难度,需要孩子双手的食指和拇指一起向中间挤一挤,这个度不好控制,只要孩子有这个动作即可。当孩子们在制作鼻子时,我会去重点引导一些孩子,让孩子们能顺利的制作完成。再鼓励会的去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从而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讲解的内容,他们有的可以听懂,有的孩子还似懂非懂,经过指导孩子们都完成的很好。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重点关注一下动手能力差一些的孩子,让他们也尽快的能追上能力强的孩子,这样可以缩短孩子们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
教育随笔: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责任心
教育随笔: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责任心
刚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涛涛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发现张宇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应该是刚刚在画画的时候他不要的那张废纸。我觉得有点生气,中班的小朋友了,自觉性应该是有所提高的,但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应对全班孩子说:“涛涛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张宇急忙弯下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了。于是,我就想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好处。我让孩子们群众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就应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群众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班上29个孩子,每组六个人,最后一组为五人。他们分别负责餐后收拾桌面、扫地、拖地的工作,收、放杯子和收、挂毛巾的工作。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一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B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透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也慢慢懂得了合作力量大的意义。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高兴。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锻炼中学会成长
涵涵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旁边小朋友玩耍。做事都是慢慢吞吞,但又很认真。有一天小朋友都涂好色已经玩了很多时间了她还一个人在涂色我对她说:“涵涵,我们不涂色了,赶快收起来吧”。只见涵涵一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我还没有画好呢,就叫我收起来怎么可以这样呢”?听到涵涵小朋友轻声的责语我很惭愧。马上向涵涵小朋友解释道:“涵涵,我们要到外面去锻炼身体了,一直坐着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涵涵小朋友是懂非懂着点着头,我就帮她一起整理蜡笔。
涵涵小朋友其时是一个很优秀的小女孩,也许家庭环境的种种因素造成涵涵小朋友动作缓慢、反应不灵活、不擅于交际。但她做事又是那么的认真,我布置的任务虽然很慢很慢才能去做好但她都能去完成。像这样的孩子缺少的是锻炼,我们要利用机会去锻炼她。
如:这几天我班孩子特别喜欢到厕所里去聊天、去玩耍、去放水。针对这事我就请她去监督厕所里的小朋友。"帮我去说一下,请厕所里的小朋友不要在那里大声讲话"。传达完毕之后,我发现涵涵精神抖擞走到座位上去坐好。还有一次我们在给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我见涵涵才涂了一点点就对她说:“涵涵,你今天可是小老师啊,你可要帮张老师把桌上的蜡笔收起来。(那是故意请她这样做的,我想提高涵涵做事的灵敏性和作画的快速性)效果还有一点出来了,她有点加快速度了。晨间活动她在跑拉拖拉玩具,平时慢吞吞的她被我提醒了几下尽然能加快脚步了,这是可喜的进步!在教学活动时,我又第一个请她来变魔术她高兴的合不拢嘴,小朋友都夸她"孙书涵真棒"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她走上来的速度不在是慢悠悠的,而是跑着过来,涵涵小朋友真的有点转变了。
通过这件事我想:“性格内向不是孩子的错,我们做老师的要善于创设机会让孩子去锻炼,不要去想孩子是否能承担任务。在锻炼中自然而然会成长自己。
教育随笔: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班幼儿个体差异比较大,尤其是新生,跟老师还不是很熟悉,性格内向,因此在表达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就成了他们自由、轻松的活动时间了,及时跟老师不主动沟通的小朋友,但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和好朋友的交流总是有说有笑,也会讨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次活动后,我发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单单是需要他们在全班小朋友讲述出来,同时在区域环境下,她们互相的带动与合作,也会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不费事不费力,只需要在区域活动里增添多种供幼儿游戏的材料,他们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想法,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在互相的交流和沟通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并且形成的一些习惯非常牢固。古语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从小培养幼儿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一、幼儿自理能力发展分析
那么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呢?我们对家长作了调查记录,据统计,在认识上,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让孩子早日独立,早日具有自我服务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家长就自己为何有时不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原因也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主要集中为:(1)认为现在孩子还太小,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还未到。(2)怕麻烦。这类孩子是由爸爸妈妈来带的。年轻家长看到孩子不会的事,不是去教给孩子而是去代做。认为让孩子自己做动作太慢,而且又会弄得太脏,特别是早上快上班时,孩子还是这样磨磨蹭蹭的影响家长上班的时间,只好包办。(3)孩子体质差,经常生病,家长舍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往往不能坚持。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吃饭、洗手等,孩子做不好,还可能因将饭菜弄凉、衣服弄湿而受凉生病。(4)过度的爱护。许多应孩子去做的事,家长习惯于包办代替,亲历亲为。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的宠爱,孩子也习惯了接受大人的帮助,遇到一点难的事就不愿意做。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觉得孩子自理能力弱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对孩子有很多的不舍,认为事事都替孩子做好、照顾周到,就是对孩子的关爱,致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很好把握,往往使得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与幼儿园背道而驰。家长这些错误的教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卫生习惯的训练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幼儿三岁这个黄金时段,对其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家长的认识也是当务之急的。
二、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1、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鼓励幼儿主动动手参与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后,利用环境让孩子找到家的温馨,同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如在墙饰布置上,刚入园时,有的小朋友根本不会正确洗手,他们只是把手冲一冲随后就玩起了肥皂,为此在水池上面用相机照下了洗手的步骤图,提示小朋友应该怎么样洗手。还把水龙头装饰成了小象,把肥皂装进长筒袜栓在水管子上,这样就成了小象的鼻子了。每次孩子们洗手的时候都要摸一摸小象的鼻子,也很愿意洗手了,使得环境寓于教育之中。同时教师也要为孩子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坚持每天给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或热情的拥抱,消除孩子紧张的心理,传达出了老师对小朋友的关爱,鼓励孩子用语言主动向老师表达入厕的需求。还有在每天游戏活动时,老师让小朋友随意玩,游戏活动结束时,请小朋友自己学习收玩具。小朋友收的乱,放的慢,老师都不指责,还要不停地鼓励和表场,老师在游戏指导时就是和他们一起玩,这种随意性游戏环境使小朋友们感到很放松。耐心的指导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如果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进而为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性格、个性奠定基础。
2、通过各种形式,教给幼儿方法,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投放丰富材料,为幼儿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正确的方法。比如,我们在操作区,我们投放了一些大嘴动物娃娃,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在喂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的知道了怎样拿勺子最方便,进而结合到日常生活中来,孩子们自己就会正确的使用勺子了,这样孩子自己亲身的体验比老师单纯的说教应该怎样用勺效果更好。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给小熊系纽扣、夹夹子。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在生活游戏中创编儿歌以生活活动为切入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例如《进餐歌》:小勺子,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胖。《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幼儿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脱,逐步学会了穿脱衣服。开展以大带小活动感染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与孩子之间特殊的交往方式可以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及时捕捉到了这一契机。开展了以大带小活动,请孩子们去参观大班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是如何自己照顾自己的,还请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开展了一次有趣的穿衣服比赛。在这些活动中看着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盯着大班孩子,显然已经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要向哥哥姐姐学习。这时我更是乘热打铁,回来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巩固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3、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视程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对培养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将是纸上谈兵,家园合作有如一车双轮,同向运转。为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开学初就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向家长作了介绍。利用家委会进行互动探究式学习,在家园联系橱窗里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必要性及一些好的方法。召开家长座谈会,谈谈孩子们的进步、说说家长们的教育心得等。对孩子出现的自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个别家长认真地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倒垃圾;作为家长要坚持孩子自己去完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面对幼儿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建立奖励机制,及时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育随笔:如何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美术是对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内容。其中,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想象等方面能力。如何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犹如只有对某事物感兴趣后,才能注意这一事物的特殊变化。幼儿喜爱鲜艳的色彩。通过让幼儿自己的图画打底色,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由于显赫写作品是幼儿自己亲手所画,因此幼儿常骄傲的拉着父母的手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感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幼儿互相讲评作品,鼓励他们赞美别人好的表现,进而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调动了绘画的积极性。
二、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落笔
自信心也是幼儿学习因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有了自信心才会把画面表现的更完美。而幼儿的绘画能力各不相同。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那到话笔后,化起来得心应手;能力弱的幼儿绘画时却不敢落笔,造成这些幼儿绘画的速度过慢,对绘画逐渐失去兴趣,怎样让这些幼儿大胆绘画呢?首先在绘画前,我提出绘画要求,让幼儿拿到画笔想好了就画;在绘画时,走到能力弱的幼儿身边,鼓励他们勇敢作画,画好第一笔及时地鼓励他继续画,并帮助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讲评时,通过表扬,激励的方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通过帮助,这些幼儿终于鼓起勇气画好了较完整地图画,同时也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提高绘画能力。
三、让幼儿从小学会画大画。
从小让幼儿画大画,不仅使孩子全身心得到舒展,而且能培养一种气质,一种驾奴事物的能力。
在幼儿作品中往往会出现经常性的问题:幼儿的画偏小。怎样让幼儿的作品画的大一些呢?上海戏剧院的胡雨心老师说过:从小要画大画,首先应该注重第一笔。于是每次的美术活动中,我特别强调,让幼儿把第一笔画长,并告诉幼儿这样才能把画画大。果然,幼儿通过画长第一笔后,他们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转变,幼儿的画比以前大了许多。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
每个幼儿创造的潜力。幼儿从涂鸦过渡到能表现物体简单的轮廓形象再到自己能合理布局画面等等,都显出儿童特殊的创造力。在幼儿美术作品中,幼儿可以表现出许多成人看起来即可笑又非常可爱的形象。如果老师能正确引导,就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记得依次棉签画“小鸭嬉水”教学活动中,吴也辉小朋友在画面上画了三只小鸭,在水边画了一团黄色的物体,使画面看上去很不整洁,他拉拉我的衣角,说:“老师,这是小螃蟹,象吗?还有个太阳,太阳一出来,小鸭和小螃蟹出来玩呢!”我一看,还真象那么一回事。在以后美术活动中,我都特别注重提出要求:看谁的画面最丰富;在讲评时又特别表扬、奖励有创意的幼儿,使其他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幼儿的绘画技能更上一层楼。
当然,如果教师在活动组织中,要求幼儿机械刻板地临摹教师的范例,对幼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缺乏审美情感,幼儿必然不会产生创作的灵感,对美术活动使去兴趣,幼儿绘画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教育随笔:利用值日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孩子
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朱灵杰小朋友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龙龙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子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说实话,当时心里很生气,可是转念一想我训他一顿效果会好吗?我面对全班孩子说:朱灵杰刚才扫的这么干净,看谁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废纸。我话音未落,小朋友急忙弯下腰捡起来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的锻炼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我让孩子们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集体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将孩子们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个人,他们分别负责自然区花草的浇水工作,养殖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和帮助老师对杯巾进行消毒。另外我还要求每个小朋友早上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擦拭,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们都能认真地做值日呢。
通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改掉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