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正确的处理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24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游戏 幼儿如何教育

处理亲子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要维护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心理健康,要求爸妈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爸妈要多为子女着想,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像。

爸妈要"善为子师",首先在夫妻关系上要和睦相处,力求给孩子留下1种安全的感觉和美好的印像。安全感是1种大部分的心理需要。孩子缺乏安全感,成天担心爸妈争吵或离婚,在这样的动荡气氛中,孩子的心理又怎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呢?许多研究表明,子女看到爸妈不和,甚至比父亲或母亲的亡故还要痛心,心理反应也更为复杂,这说明在子女的心目中,爸妈之间的感情该有多么重要!因此,爸妈应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多1分爱心和责任感,或许那些因区区小事就吵架闹离婚的爸妈,会从中得到启发和醒悟的。

爸妈要"善为子师",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示范。比如,要子女形成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习惯,爸妈自己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1言1行,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要主动让座,当遇到他人有艰难的时候,要热情地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1位名叫博萨德{Bossard}的学者这样指出:爸妈的言行举止,是悬于子女眼前的1面镜子,家庭的生活方式,是1份丢不掉的家庭遗产。这话确实令每1个爸妈深思。

爸妈要"善为子师",还需注意各自形像的自我调节,使父亲与母亲的作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传统的家庭教导,从总体上来说,重视母爱,忽视父爱,强调父亲管教中的严厉的1面,忽略母亲教养中的娇宠的危害。这种"严父慈母"的旧观念、旧形像,其实应当改变。在对子女的教导中,既应重视母亲的作用,又应重视父亲的作用,而在有些情况下,父亲的教导效果,甚至比母亲更为有效。比如,雷丁{Radin}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温暖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提高。对于童年期儿童的个性来说,父亲比母亲似乎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当然,就总的情况而言,爸妈双亲对子女的教导是同等重要的。假如爸妈能够密切配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像,使得慈爱与严格,教导与养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教导的合力,更好地发挥出家庭教导的整体功能。

二:爸妈要了解子女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办法教导孩子。

子女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1样的,即使在同1年龄阶段,也还存有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其它身心差异。1般来说,未成年的子女在家庭中都有1些相同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渴望交往,喜欢活动;喜欢游乐,兴趣广泛。对未成年子女的这些大部分的心理需求,爸妈应当心中有数。并积极采取措施,适当地加以满足,及时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导效果。

三:爸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素养,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

爸妈的心理素养提高了,家庭中的心理气氛也随之得到改善,这样就会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家庭中爸妈要有养儿育女的正确动机;要有深厚稳定的教导情感;要有耐心细致的处事风格;要有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要有开朗善良的性格等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怎么正确处理亲子关系


1.定时沟通或即时沟通

如果你很忙,但只要你是一个守信用的家长,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每周一至二次,每次沟通一至二小时。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时间陪孩子,当然是即时沟通比较好,但切忌唠叨。沟通的内容可以事先设计,也可以是随机的。沟通时要注意让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子女毫无顾虑地表达,这样才能够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就形成了。

2.给情感发泄一个渠道

亲子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由于父母的独断给孩子带来的情绪压抑。为了产生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子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情绪发泄是很重要的。每周让子女发泄一次,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给孩子一个讲话的机会。在孩子发泄的时候,父母只能耐心地接受,不能反驳,但可以对孩子做出一些解释。

3.相互尊重并给适度的关心

任何年龄的人之间所产生的问题,通常都是缺少相互尊重的结果。当我们在抱怨孩子不尊重长辈之余,可曾也自省自己是否平等的对待孩子?建立互相尊重,我们必须先从愿意表现对孩子尊重开始。把我们负面谈话减少到最少,在气氛友善的时候和子女说话。仔细听他说话,认真的注视他,让他了解我们真的关心并想知道他的问题所在。

4.传达你的爱意

你是否常常应用话语或行动,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们?对年幼的孩子,你也许说一些“我喜欢你”一类的话,孩子大了,有的家长可能不好意思或不习惯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非言语的信号也非常重要,如一个温暖的微笑和关心的眼神,拉拉手或拍拍肩膀,即使是很微小的亲密动作都是很重要的。(插述一个小故事)在爱人与被爱中,他获得了满足和鼓励。同时他也会用爱来回报你。

5.适当的鼓励与引导

当孩子作了一些让你感到贴心的事时,要及时的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满意。一定让他听到、看到、感觉到你对他的鼓励,千万不要只会当面数落他的不是。当孩子做了一件你认为不对的事时,希望你能冷静一下,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在决定如何引导。

6.共赏生活中的乐趣

人与人之间最能维持长久的是精神上的欣赏和依靠,美满的家庭生活是需要建设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绝非是“量”的问题,关键在相处的“质”是否能满足他的需要。花点时间与孩子做一些你和他都喜欢的事,发掘他的潜能,也会测出你对孩子的包容度,孩子在此时也可能透露出他的一些问题和想法。

亲子沟通“六要”

1.要经常为孩子找出优点,并能具体说出孩子的优点。

2.要时常对孩子表示信赖,并告诉他:“你一定行!”

3.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并能真诚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

4.要让孩子有发泄情绪与谈论感受的机会。

5.要常观察孩子的需要与期待,使他常处于愉快和满足的状态中。

6.要与孩子一起谈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子沟通“六不要”

1.不要在情绪高涨时,急于与孩子沟通或讨论问题。

2.不要把工作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3.不要太过急躁,因为容易使问题更加严重。

4.不要先判断是非对错或与孩子互相怪罪,因为这也于事无补。

5.不要用批评、指责的语气(以言语或是肢体暴力管教)。

6.不要轻易说出“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等话语。

与孩子沟通六秘诀

给他机会;能进能退;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知足常乐。

孩子犯错后如何正确处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家长不做批评或判断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然后问他第六个问题“你决定怎么做?”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这个环节家长唯一要做的是守住“不伤害、不妨碍”的底线。接着问第七个问题:“你希望我做什么?”并且表示支持。等到事情过去之后,最好是一二天之后,问他第八个问题:“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家长操太多的心了。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步入初中,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已相当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较快,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但同时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开始出现,在这个时期,该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呢?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最怕的就是孩子出现早恋的现象。然而,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最早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时,我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我觉得他们有可能过度解读孩子之间的情谊。直到这学期开家长会这天,老师告知我的时候,我才知道事情并没我想得那么简单。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使孩子走向极端,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或赌气证明自己有主见,或自尊心受挫从而荒废学业等。更严重的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出现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

我把孩子爸爸从家里叫出来,在结束家长会后回家的路中,两人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回家找孩子好好聊聊。

在我们打开房门的同时,我能感觉到孩子的目光一直在追随观察着我们,他知道老师一定找我谈话了。于是在了解他作业都完成的情况下,我们临时开了个家庭会议。我们开门见山地告诉他,我们已经知道他的事。孩子小心翼翼,避重就轻地回答了一些问题。我知道他的心门还是紧闭着,我得让他敞开心扉,把包袱摘除。我拉过孩子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收到过男同学递的纸条,不过我没理他,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时孩子很惊讶,“妈妈是真的吗?外公外婆知道吗?”“那还有假?妈妈小时候也是很优秀的,不过我没敢告诉外公外婆,他们对我要求可严厉了。”慢慢地孩子打开了心门,其实孩子就觉得小女孩长得挺漂亮的,喜欢跟她一起聊天。那天我们聊了很多,我要让他知道作为男孩子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地去面对一份情感。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渴望得到我们的尊重,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想法情感。尊重是打开与孩子心灵的钥匙,拥有这把钥匙,孩子就不会拒我们于千里之外。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都因有爸爸妈妈的温暖陪伴而成就一个个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孩子,愿我们为人父母都能与孩子携手共风雨!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妈们分享。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

家有小儿初长成,年方五岁,其中间之艰辛,唯有为人父母者方能深刻体会。

五年辛苦,五年的付出,也让我有了不少的育儿心得,下面就来说说我总结的一些关于小儿发烧的问题,来与妈妈们分享。

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的孩子来说,不烧到38.5度以上他(她)们的表现都不是很难过的。及时的发现孩子有无发烧,对身体各器官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幼儿发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早发现:

一、当孩子面部出现不正常的红晕时(当然,也有的孩子脸正常是有红晕的)。可以用自己的额头去跟孩子额头亲密接触(用手去触摸孩子的额头有时可能因为自己的手温或者外界的原因而产生误觉),如果你能感觉到孩子的额头是热的,那就得注意了,正常情况下我们跟孩子的额头碰在一起除了有接触感应该不会感觉到有热度的。

二、摸孩子的小屁屁。正常体温下孩子的小屁屁一定是冰凉的,如果孩子发烧的话手脚有可能是滚热的,也有可能是冰冷的,但孩子的小屁屁一定是滚热的,用手去接触孩子的屁屁如果能感觉到滚热,那就是在发烧了。当然,孩子的小屁屁也有温的时候,正常是在早晨,但那也只是温温的而不是滚热的感觉。

三、孩子睡着的时候。正常体温下孩子睡着了呼吸会很平稳,如果小嘴张开,舌头会呈卷状,舌尖顶住上鄂,用鼻子呼吸。如果睡着的孩子呼吸急促,小嘴张大,舌头平躺,用嘴巴呼吸,这种情况就得注意了。可以用自己的肌肤与孩子的肌肤亲密接触,如果能感觉到孩子身体是热的,那就是发烧了。

当确定孩子以发烧时,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用体温表正确测量出孩子的体温。

温度在38度以下的,我们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法。

1、用湿毛巾敷孩子的额头。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用冷毛巾好,有的人认为用温的毛巾好,我个人认为,用温点的毛巾比较适合,因为温的毛巾能有助于孩子额头毛孔的打开,更有助于散热。

2、酒精挥发散热法。家中如果有酒精,当然白酒也行,可用棉球沾酒精少许擦试孩子的额头、耳后,前后心、腋下、手脚心处,一次不能擦太多,以免酒精伤到孩子的皮肤。间隔二十分钟左右擦试一次,当然,也可根据孩子的当时情况增减擦试次数。

3、尽量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喝开水也能帮助散热降温,孩子如果不爱喝的话应该尽量哄劝,开水温度应稍微热些,但不能烫嘴。

4、可以适量喂些板蓝根冲剂。孩子发烧说明身体里有炎症,孩子一般就是受凉、咳嗽所收起的炎症,板蓝根属中成药,其中也有治疗感冒咳嗽发烧的药效,对人体也无什么大碍。

如果孩子烧到38度以上,那就得注意了,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发烧的原因,最好是去医院让医生确诊。如果孩子是感冒咳嗽引起的发烧,那就可能配以消炎、感冒、止咳之类的药服用。一般三四天孩子就能好起来了。

对待孩子发烧好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发烧了就不能再着凉,会给孩子穿(或盖)的严严实实,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这样会让孩子身体里的温度不能正常散发,从而加重病情,当孩子发烧时我们不用过份紧张,给孩子正常的穿戴,注意不让孩子吹冷风吃冷的食物和水就行了。

孩子发烧服药后正常需要30分钟到50分钟方能退烧,所以在等待孩子退烧的这一段时间内我们仍需要用物理降温法进行处理。

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做细心的父母,会对你的孩子成长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孩子的这些异常情况只有靠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让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

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三角关系


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三角关系在家庭治疗中,经常出现问题的是父母与孩子的三角关系的缠结。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有界线的,不管是父亲与孩子,还是母亲与孩子,这种关系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要保持这种界线的清晰,则是看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是否站在同一阵线上的。一旦父母的关系出现破裂,孩子就会趁虚而入,成为“爸爸”或“妈妈”的孩子。

当孩子只成为“爸爸”或“妈妈”的孩子时,他就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不上学,偷东西,离不开家,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的情况。这种孩子是最“忠心”于家庭的孩子,却又是给父母带来“难题”的的孩子。这时,父母便焦急的想改变孩子的这种“错误”的行为,越想去解决,问题就越严重。

这样的孩子是最爱父母的,当他们看到父母因为他的事情一起来责怪或教育他时,他觉得这是父母是最“恩爱”的时候,因为父母可以有一个共同的方向,而不是分开的。

父母要同心。

在教育孩子的策略上,父母要保持一致。切莫一个当红脸,一个当白脸,这时孩子很容易就会疏远红脸的,而靠近白脸的。因为他觉得白脸的需要他的力量去扶持,渐渐地,孩子就会跨过界线,卡在这三角关系中,去做出“错误”的行为。只有父母的方法是一致的,才能从根本上去改正孩子的错误。

别一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

忠心于家庭的孩子,最希望看到的是父母的恩爱,只有父母是恩爱的,他们才会过着自己的生活。记得有一句话:和你一起生活到老的,不是你的孩子,是你的爱人。当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可以敏锐的觉察到,并不惜牺牲自己,让父母重新回到一起。这些孩子,用毁掉自己来成全父母。只要父母能意识到这点,从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孩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别把你的爱人推向孩子,从而毁掉孩子。

夫妻争吵时,最好能避开孩子。

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开始于夫妻之间的争吵。对于父母之间的争吵,孩子会做“好人”,总是站在他认为较弱势的那一方,去做帮手,一起抵抗另一方。孩子是不能抵抗父母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病人”,以此来作为抵抗父母的本钱。如果孩子是你的帮手,你就要注意了,孩子会因你而毁掉自己。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去成长,父母就应该多点和睦,家庭才能和谐。

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三角关系,孩子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如何正确评价孩子?


常听有些家长训斥孩子:“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也常听到父母这样夸自己的孩子:“你真聪明,一会儿就把作业做完了。”我认为,这些方法都不算得当,前者是极易挫伤孩子的情感,扼杀孩子的聪明才智。后者把本来是勤奋的成果说成是天资的功劳,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浮躁的作风。

我们夸孩子天资聪明,说的其实是天分。孩子的成绩主要由勤奋劳动获得,不能都归功于天资。笨鸟先飞不怕风险的挑战精神,恰恰是我们的孩子应该具有的。人的智商本来相差不多,“笨”,大多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们选择412名11岁的儿童进行了六次实验发现:那些被誉为聪明的孩子恰恰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选择新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那些被夸奖学习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及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风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所以,在评价孩子时,决不能用先天来否定后天。要明白,肯努力是一个最可贵的心理素质,有了它,所产生的动力就会无穷无尽。教会孩子发奋,教会孩子百折不挠地钻研,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关推荐

  • 怎么正确处理亲子关系 1.定时沟通或即时沟通 如果你很忙,但只要你是一个守信用的家长,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每周一至二次,每次沟通一至二小时。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时间陪孩子,当然是即时沟通比较...
    2021-07-24 阅读全文
  • 孩子犯错后如何正确处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阅读全文
  •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步入初中,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已相当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较快,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但同时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开始出现,...
    2021-08-03 阅读全文
  • 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 家长、教师和社会共同肩负着引导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积极的奖励和后续指导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7-24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妈们分享。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 家有小儿初长成,年方五岁,其中间之艰辛,唯有为人父母者方能深刻体会。 五年辛苦,五年的付出,也让我...
    2020-12-07 阅读全文

1.定时沟通或即时沟通 如果你很忙,但只要你是一个守信用的家长,使用定时沟通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每周确定固定的沟通时间,每周一至二次,每次沟通一至二小时。如果你有比较多的时间陪孩子,当然是即时沟通比较...

2021-07-24 阅读全文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急着插手,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阅读全文

步入初中,青春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已相当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较快,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但同时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叛逆心理开始出现,...

2021-08-03 阅读全文

家长、教师和社会共同肩负着引导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积极的奖励和后续指导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如何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7-24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发烧 妈们分享。幼儿生病时,现象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对于那些天性爱玩... 家有小儿初长成,年方五岁,其中间之艰辛,唯有为人父母者方能深刻体会。 五年辛苦,五年的付出,也让我...

2020-12-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