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发布时间:2021-11-18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 幼儿生活故事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聪明的父亲用三碗面教育儿子!比武力说教都有用的教育方式!教育儿女真的需要很用心!!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799918.Com 好句摘抄网】
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已过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
儿子平静的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不要让孩子与你产生隔阂
开学的工作好忙,心情也会变得不好,对孩子们的这段时间,一些教学手段也使用的不恰当,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请你们不要说话。吃点心时,哪位小朋友说话就最后一个吃吧……
在上课时调皮的孩子不认真听,我会不留面子的让孩子独自站到后面去听课,所以那段时间,经常有孩子被批评。现在回想,自己少了那么份耐心教导。
那是个中午散步的时间段,所有的孩子都坐在过道里玩自己的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一个调皮的阳阳从教室里搬张椅子与过道之间跑来跑去,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有椅子了,还要去教室里搬椅子,而且还不止一回?有些生气,喊过了阳阳,为什么来回两次搬椅子?被我的表情搞得有点胆怯,弱弱的说:“我想搬张圆凳子给老师坐
,之前的小椅子太矮了,老师坐着跟我们玩游戏,做动作后面的小朋友看不到。听到这里,我的表情随和了,微微的露出了笑意,是我错怪了他。同时,觉得自己太不应该这样对待一个孩子这么美好、善意的一个举动,孩子这么天真的一个想法、竟然差点被我扼杀了,面对这样一个天真的面孔我觉得惭愧了,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言传身教”而是我们正确地引导,正确地面对。
平时不管你有多么的忙碌,也请不要忘记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自己交给孩子,去知道孩子的想法,不要让孩子与你产生隔阂。
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这样的事情,或许就在你不经意之间。在教育过程中,其实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去干涉他们,我们也不能只考虑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让他们根据我们的指令去做事。在给他们明确要求的同时,给他们适当的空间。
不想跟你这样做
拍手律动是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因此,我常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和餐前安静时间组织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然而有一天,这个游戏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那是在孩子们喝完酸奶后,我又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做拍手律动,忽然见奇奇往桌上一趴,我以为他身体不适,马上询问她怎么了。没想到奇奇嘟着嘴,摇摇头说:“我不想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忙问她为什么。奇奇说:“每次都是跟你做,不好玩,我想自己做动作。”“我也会!”“我也会!”……原来如此!总以为大多的小班幼儿只会模仿,却忽视了一些年龄偏大的孩子和部分个性化的孩子,不料渴望创造的种子已在孩子心里萌发;总认为这个游戏有趣好玩,而一成不变的规则没能顺应孩子心理的变化,他们更喜欢新奇和挑战。于是我笑着说:“是吗?那就请你听着音乐编出自己漂亮的动作吧!”奇奇兴奋地随着音乐一会学小鸡,一会学小猪,一会学小兔,真是各显神通,虽稚拙,却可爱,小脸上更透着一股专著和自豪。接着我请小朋友和奇奇一起做,孩子们别提多带劲了。遇上有的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我就特意放慢琴声,让他有思考的余地;遇上灵巧的孩子,我又加快节奏,提高其灵敏程度……就这样,拍手律动又重新获得了青睐。孩子们总盼望着展示他们的创造成果,而我也认识到小孩子真的是很有力量的,他们并不是我们固定计划和思维模式中的那些孩子,他们每天都在成长。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每一天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缺点,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他们获得个体意义上的进步和成功!
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创意体罚
体罚是老师对学生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是针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所设计的。像彭程老师书中提到的那些体罚方法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有些也是亲身体验过的,不过一般我们都会被罚站。记得中学的时候同学也大了懂得知道的多了所以气起老师来也很头疼,但老师通常都会有相应的惩罚办法推出以严惩他们。想想那时的师生大战真是受益良多。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个爱好,甚至都有一颗非常强烈的自尊心。现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发现孩子的爱好,特长。开掘他们那座梦想之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去攀登,去体会。维护孩子的自尊
,以说服教育为主,事实证明为辅。相信孩子们他们对事物是有正确的判断的。
当我拿到《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这本书时,看到他的名字,觉得很疑惑,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翻开后才知道他的不平凡之处。
尤其是“在坚持中赢得转机”那一段,觉得感触很大。在一个看不但希望,没有发展的电视台当临时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发不过气而另谋出路。但是彭城没有,他依然坚守着那簇微弱而又执着的火苗。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坚持,一定要坚持,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希望”。最后给予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到来。
转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一点困难就放弃了呢?在幼儿园琐事比较多,孩子们幼好动,随时面临着各种突发状况,是不是稍有困难你就怯步了呢?不要,记得一定坚持,在坚持中赢得转机!
孩子们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幼儿园没有老师单独的办公室,所以老师吃饭也要在活动室里。每次轮到我值中午班的时候,总是狼吞虎咽地吃几口,感觉饭都被堵在嗓子里。刚开始,我会等孩子们上床了再吃饭,可是,我刚开始吃,孩子们就会看着我,一直看到我吃完,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吃饭了。后来,我就干脆和孩子们一起吃,但是大班的孩子都比较能吃,两个老师分饭会有点忙不过来。最后我不得不等孩子们都睡着了再吃饭,可是不争气的肚子早就开始“咕咕”叫。
那天又是我值班,早上就没来得及吃早饭,还没到中午肚子就开始抗议了,孩子们刚上床,我就迫不及待地把饭拿过来。我值班的时候习惯给孩子们讲故事或是放故事光碟给他们听
,本来准备给他们放故事光碟,我就可以趁机把饭吃了,但是这样他们肯定又会盯着我看。忽然想到放假的时候让他们回家学会讲一个故事,何不让他们讲呢?于是我就说:“今天啊,张老师不给你们讲故事了,放假的时候,老师让你们回家学会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谁会讲了举手?”很多小朋友都举手了,我又接着说:“今天我只请六名小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其余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每次午睡的时候都有机会。”然后,我给这六名小朋友安排好了顺序,他们就开始依次讲故事,我也开始吃饭,奇怪的是,这次没有一个人在看我,大家都盯着讲故事的小老师。等故事讲完了,我的饭也吃完了,孩子们也很愉快地开始入睡了。
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这样很容易地解决了,其实只要老师稍微用心一点点,有一点点的改变,孩子们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入园后孩子不吃、不说、总生病
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磨合期以后,也许宝宝们已经不再惧怕幼儿园,但毕竟幼儿园是一个大的生活环境,和家里自然是不能比的。而宝宝入园后,大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语言交流以及身体健康这三方面。
常见问题一、内心焦虑哭闹不肯吃饭
如何对策?
这是宝宝入园出现最多的问题,由于突然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和一群不认识的人一起生活、学习,宝宝会感到内心焦虑,哭闹也算是正常的。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88%的孩子经历了“入园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哭闹、经常生病和胃口变差,不少孩子的入园不适症会持续一个月以上。对此,儿童培养专家表示,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父母。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失去部分关注容易造成孩子焦虑,而哭闹、不肯吃饭等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所以,父母要为宝宝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努力开导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努力适应新环境生活。
常见问题二、语言学习能力不足
如何对策?
全新的集体生活对大人来说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全新的小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也是一大挑战。有些孩子虽然年龄达到入园标准,可语言、学习、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却不足以应付新的生活,为此,很多家长表示很担忧。专家对此表示: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孩子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父母不妨平时多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同时,家长还可以在饮食上下功夫,给孩子适当吃些鱼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奶制品,帮助宝宝智力发育。
常见问题三、生病几率上升
如何对策?
宝宝入园前,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可谓是“捧在手心中怕摔,含在口中怕化”,出点小差错都心疼得要命。如今宝宝入园后接触各种病毒、细菌的机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但宝宝的免疫系统直到6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如此一来,宝宝生病的概率也高了,父母的眉头又开始皱起来了。所以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的每天晨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发烧等身体不适症状应该主动在家休息以便交叉感染,平时应该对宝宝多加以锻炼,心情好坏也会影响身体情况。
体能体格发育很重要:对于这些问题,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进行户外运动、增加肺活量和血液循环都是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好办法。此外,要注重孩子营养均衡,对提高孩子抵抗力也很重要。另外,可以考虑每天给孩子饮用适合宝宝年龄段的配方奶,可以弥补由于膳食安排不当、食物选择不合理造成的营养素供应不足,避免营养素缺乏对宝宝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不利影响,如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老师,我不想天天听你们说对不起和不好意思
“老师,我不想听你们天天说对不起和不好意思”这是今天早晨一位妈妈对我所说的话,您看到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您是家长,您会这样告诉孩子的老师吗?如果您是老师,您又会怎么来解答这样的家长呢?作为老师,我和这位家长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谈话。妈妈的目的很明确,我给孩子报蒙氏班,就是因为蒙班孩子少,老师能够照顾得过来。现在孩子入园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孩子回家就哭,不爱去幼儿园,孩子说老师从来没有抱过她,从来没有喂过她饭,在孩子水杯找不到时,她叫老师也没有老师理她,在她想大小便的时候,老师们都忙于照顾其他哭闹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她所打的报告……孩子所表述的种种情况,让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因为我的孩子老实,不哭,不需要哄,你就不管我的孩子了?妈妈认为:我的孩子生理上没有问题,以前很少小大裤子里,更不要说大在裤子里了,而且我也去咨询了医生,医生说孩子可能是因为胆小,吓的。因为医生的解释,家长对老师和孩子更不放心了,于是就和班里的几位老师进行了谈话,而就在当天,孩子回家后妈妈问什么孩子都告诉她不要再问了,说老师在高楼上都能够听到,很简单,家长直接认为老师在园里吓唬了孩子。事实呢?……我想如果是聪明的老师一定知道应该怎么样来对待孩子家长才会满意。你会去因为家长找你谈话而去吓孩子吗?因为我是孩子的老师,我就要尽全力来做家长的工作,家长的要求很简单,我能够看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就行了,如果我看不到孩子好的发展我还不如自己带,如果是有个性的老老师多半会说,那你就自己带,而我没有,我选择的是赞同家长,我觉得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情,如果是我,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每个月交费用给他们,每天我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去管我的孩子,我也会觉得送孩子去幼儿园不值得。但是,现在我的身份仅仅是老师,我也想家长朋友能够体谅我们一下,现在孩子都处在入园焦虑期,他们的反应状况所表达的形式不一样,有些孩子是在园时大声哭闹,有些孩子因为性格原因,在园憋住不哭而回家发泄,有些孩子是尿裤子,有的是尿床,还有的会在半夜哭起来,亲爱的家长朋友,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还有您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用孩子的心去和他交流、沟通。体谅孩子现阶段的心情,预料到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涉及到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话题,如果您觉得与孩子平常的表现不一致的情况下,最好能够与老师们求证一下,看是否真实,如果您这样做一定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对这个孩子我更用精力了。在户外玩滑梯时,我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逗得她很开心,在室内,做鬼脸哄她,吃饭时喂她,没事时抱她在教室里转一转,说实话,我很累,因为心里总有着那种为了迎合家长才去爱孩子的感觉,不是十分舒服,但是我却看到了孩子从来没有张大的嘴巴,是个Bigsmile,而且晚离园时,我还听到了孩子很放松的笑声音,很响亮,中间透着一种自由和舒服,孩子的今天应该很开心。我想孩子和妈妈今天一定能够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不要随便吓唬孩子
幼儿正处在身体技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恐惧,精神带来压力,会加剧他们的内心冲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记得放学时有这么一幕:孩子不知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亲在旁边哄他,无济于事。
母亲显然用了不少办法:说好话;给他东西吃,但是都不管用。
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让拐孩子的把你抱去!”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
那位母亲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孩子见状,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别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这场面,心酸酸地。
作为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对待孩子非要来恐吓他吗?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赖得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有一种安全感。
那位母亲的恐吓话,殊不知给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再胡乱吓唬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批评不要随便出口
这天阳光灿烂,孩子们在户外活动。
一会儿姚博文跑过来说:“宋老师,王薪凯打我!”我一瞧,王薪凯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王薪凯,注意点啊!”显然我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因为王薪凯平时总爱招事。
又过了一会儿,宋键睿跑过来对我说:“宋老师,王薪凯拧我。
”“怎么又是王薪凯?”我心里嘀咕着。
当我看到他时,他只是低着头,像是等待我的批评。
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应该采用另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轻轻叫过王薪凯:“凯凯,刚才怎么了?”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都抢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给,他们就抢。
我就不给!”我看看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
我一边和他玩,一边自言自语:“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进来,咱们就更开心了。
”王薪凯听了我的话,很快就把刚才那几个孩子找来一起玩了起来。
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为刚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也意识到: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玩具好玩吗?”孩子们齐声说:“好玩。
”“王薪凯有玩具让大家玩,咱们谢谢他吧。
”于是,许多幼稚的声音一起说:“谢谢王薪凯……”王薪凯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件事让我思考着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我们每天可能都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但每次我都没有认真想过:我平时的教育行为是否有问题?是否让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师的严厉接受的,还是心甘情愿接受的?“王薪凯,你注意点啊!”这句常说的话不是批评却暗含批评,暗中已经将王薪凯放在“犯错误”的位置上。
一时的效果换来的却是孩子与老师的陌生感,这样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
我们确实要思考:批评不要随便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