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被忽略容易“争强好胜”

发布时间:2021-12-08 幼儿被拐故事 被帮扶幼儿园活动方案 被帮扶幼儿园工作计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有意无意地使用忽略孩子的办法,也就是“不管”,好像这样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被过度关注成为“小皇帝”,就采取相反的办法,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受。

他们为了能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关注,往往倾向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比别人强,一定会得到关爱。从而逐渐生出一种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

家长忽略孩子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哪些长远影响呢?最明显的就是孩子长大后会具有比较强的依赖性与攻击性,而家长想培养的孩子的独立性只是表面现象。孩子的内心是柔弱的,他们长大后会强烈地寻求被关注、被理解、被爱的情感体验,一旦找到了就非常依赖。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充分表达出被忽略的不满,会导致他们成年后继续表现出争强好胜,并容易形成和人发生冲突的特点。这些事情可能是家长没有想到的。

那么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在心理上出现这种扭曲呢?

首先,家长不要固执地认为“不管”孩子就能使其有独立性,其实长期“不管”孩子不但不能使其真正独立和健康成长,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

其次,家长不要使用两极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不好,那么就那样”、“那样不行,那么就这样”。任何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教育孩子不是简单“这样还是那样”的问题,家长要用心去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无论孩子做对还是做错了事情,都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教师范文大全 jK251.COM]

第三,孩子需要适度的关爱,家长不用刻意期待孩子怎样独立,而是要理解孩子,尤其要理解孩子内心的柔弱和对关爱的渴望。这样,孩子才会从内心真正独立和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儿童心理问题易被忽略


“喂,南昌晚报吗?我们这里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能否帮忙找个心理咨询师?”昨日,一位老师的求助电话揭开了一个普遍但常被社会忽略的现象。

6岁小孩有暴力倾向

很少人会把“暴力倾向”这个词和一个6岁的孩子联系在一块。这位小朋友名叫彬彬,读一年级。本应该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可能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托管所的罗老师告诉记者:“有一次,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彬彬便和同学打架。老师制止后发现错在彬彬,便批评了他。彬彬却对老师拍桌子以示不满。”老师怕他做出更为过激的事,便把他带到教室里让他冷静一下,可彬彬居然把门弄坏了。到了吃饭时一名不了解彬彬的老师给他送饭,却被怒气未消的彬彬扑上来咬到了腹部。彬彬的托管班主任说:“如果不是其他老师及时制止,那名老师腹部的肉很可能被咬下来。”事后,老师还从彬彬的父亲口中得知,彬彬因发脾气把姨妈家的冰箱捅了个大窟窿。

父母离异导致心理问题?

据老师介绍,彬彬很喜欢说谎,十分要面子,自尊心特强,很容易发脾气。这些和彬彬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彬彬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就跟父亲一起生活。班主任认为,彬彬的父亲有时对彬彬非常好,但脾气一上来就会把彬彬往死里打,这些让彬彬的心灵受到很大影响。彬彬害怕别人知道他父母离婚的事,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这让他的自尊心特强,而彬彬用以维护自尊心的正是暴力行为。

老师求助心理咨询师

记者从彬彬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事实上,班上不只是彬彬一个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还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彬彬只是其中的典型。罗老师也告诉记者:“我们和孩子的家长找过市内的一些医院,但都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孩子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综观中外神童,好像他们天生就有一种资质,或是源自内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他们对于世界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者在某一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博闻强记,喜欢阅读,热衷于艺术,甚至达到废忘食的地步……然后家庭教育加以科学的引导,创造有利的条件顺着自己的兴趣发展下去,在某个领域的时候便出现了奇迹,“神童”由此而来。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前讲师贝纳德特·泰南认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并不优异,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他们拥有高于同龄儿童的才能。她给出小学生6大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特征一:喜欢发号施令的领袖。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在学校里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特征二:年轻的大亨。在小学里,一些孩子很快发现,如果他们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他们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那样的人。

特征三:刨根问底。一些孩子总是充满好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问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这种特性得到家长的培养和重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员。

特征四:设计师。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让他独自待一会儿,他就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是设计天才。

特征五:故事讲述者。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他们的想像力丰富。发现孩子有此种个性的家长要好好培养孩子,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

特征六:演讲者。这种孩子喜欢同人讲话。他们甚至在上课时也和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作为家长,请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有着特殊的演讲才能,若加以正确培养,他可能成为律师或电视主播。

及时发现潜能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不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

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有人说,天才是天生的,这是一种误解,就比如一颗具有良好质地的种子,如果没有适宜的条件(如土壤、阳光、水分等)来培育,种子也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人才皆同此理。家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这是无容置疑的。比如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肖邦自幼就受双亲的影响,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开始,父母并不想让肖邦去学音乐,但看到小肖邦听不到音乐就哭,刚4岁就要姐姐教他钢琴,父母意识到这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因此,在肖邦4岁时,父母就让他正式从师学习钢琴。小肖邦学得很快,19岁肖邦就因创作了《钢琴协奏曲》而一鸣惊人。

保姆,家庭教育容易被忽视的参与者


对于三口之家来说,请保姆成了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时尚。很多时候,保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于爸爸妈妈。保姆,不仅仅是孩子生活的照顾者,实际上,她方方面面的素质从她走进家门的那刻起就时时刻刻在全方位影响着孩子,然而——保姆&孩子一、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影响3岁的妞妞这几天出现厌食、乏力的症状,而且还有些低烧。爸妈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妞妞患了肺结核。可是妞妞爸妈从没得过这种病,怎么会传染给妞妞呢?最后,他们把疑点落到了与妞妞朝夕相处的保姆身上。经医院诊断,保姆原来是肺结核患者。妞妞爸妈后悔不迭:只恨当初请保姆时没带她去做健康检查。特别提醒:很多家长为了减轻育儿负担,便把孩子交给保姆来带,如果保姆患有某种传染病或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就很有可能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将疾病传给孩子。所以在聘用保姆之前,要求其进行全面健康体检是很有必要的。有的家长在聘请保姆时只看外表,保姆脸色红润,做事麻利就认为她身体健康。其实,一个人的身体是否真的健康,必须通过相关的检查才能判定。如上所述,有的人患肺结核连自己都不知道,必须通过胸部透视才能发现。专家建议:家长们带保姆去体检,不能只是简单地抽血做个化验,看其是否患有甲肝、乙肝,这种检查很难达到健康体检目的。系统、全面的体检应该包括:①普通检查,主要是听心肺、摸肝脾是否肿大,以及看保姆是否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等;②胸透,看肺部是否有阴影,是否患肺结核;③查血,看谷丙转氨酶是否正常,是否患有甲肝、乙肝等;④查妇科,看是否患有性病等。另外,保姆被查出患有以下疾病的不能上门服务:①病毒性肝炎及其携带者;②活动性肺结核;③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如疥疮、手癣、脚癣、股癣等;④性病,如淋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等;⑤伤寒及带菌者。 二、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小丽是个文静内向的姑娘,老家在广西。高考落榜后,她心情一直很压抑,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很少跟人讲话。后来,老乡带她去上海做保姆,因为她“文静”,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再加上有高中学历,很快被磊磊爸妈看中,专职照料他们不满周岁的儿子磊磊。在雇主家中,小丽也很少说话,尽心尽力地带磊磊,磊磊爸妈对她很满意。转眼间,磊磊4岁半了,样样都好,就是很少说话,也很少跟同龄的伙伴玩耍,整天皱着眉头,活脱脱一个“忧郁女神”。

特别提醒:由于孩子年龄小,正处于模仿期,更容易受到跟他接触较多的保姆的影响。保姆的一举一动甚至神态等都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选择保姆时,一定要注意她的心理健康状况。专家建议: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应选择这样的保姆:●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好性格的保姆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相反,如果保姆多愁善感,终日郁郁寡欢,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如胆小懦弱、过分依赖等。所以家长应请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人当保姆。●富有同情心和耐心。年幼的孩子在身心方面都需要得到细心的呵护,没有同情心和耐心的保姆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常听说有些保姆在家长不在时对孩子进行身心的惩罚,这不能不引起家长注意。●智商正常。智力正常的保姆可给孩子带来“灵性”、丰富的智力刺激和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保姆说话、思维没有逻辑性不利于孩子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有自信心,不卑不亢。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保姆,在主人面前低三下四,会影响到她对孩子的态度,如有讨好孩子、不敢对孩子提出正当的教育要求等倾向,而且她的自卑心理和表现也会有意无意传给孩子。保姆的个人心理素质,有些是可以在短期内训练的,有些则很难扭转。但再好的保姆,也不可能全部替代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李先生和太太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经常上夜班,孩子一断奶,他们便托人从乡下找来保姆,照顾孩子。一天,正在上班的李先生中途回家取东西,当他打开房门时,差点被眼前的一幕气晕,宝宝躺在床上吸吮着保姆的大脚趾,而保姆正在边嗑瓜子边看电视,连李先生回来都没有察觉。特别提醒:保姆大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在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与都市家庭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朝夕相处过程中,保姆的不良习惯将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家建议:家长请保姆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①普通话要标准。孩子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模仿。由于孩子与保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保姆的普通话说得很差,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很容易受到消极影响。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特别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期间形成了不规范的发音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②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劳、讲卫生,不能有小偷小摸的恶习。③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文明礼貌习惯,如懂得礼貌用语、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社会公德等。 家长&保姆保姆的到来使三口之家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和家长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对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会使孩子更加受益。保姆与家庭主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劳动雇佣关系产生的,劳动报酬由双方协商自愿达成,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两者是平等的,但是从劳动内容来说,两者又是不平等的。保姆为家庭主人提供劳动服务,但其工作项目、方式和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干得怎么样,主要是主人根据自己的感觉说了算,保姆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如果这种互动行为把握不好,就会与保姆在人格上的平等和劳动上的尊重产生矛盾,为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家庭文明留下隐患,保姆对主人“毕恭毕敬”或主人对保姆“颐指气使”的现象,将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发展产生不良影响。[!--empirenews.page--]有位妈妈的想法和做法就颇有教育内涵。这位妈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所以请保姆帮她照顾孩子,但她们约定的是小时工服务关系,只要妈妈下班回家,保姆就可以离开了,即使有点家务活没有做完,要么妈妈接着做,要么保姆第二天来做。其实,她家里的住房很宽裕,为什么不让保姆住在家里工作呢?这位妈妈说:“如果我在家,必然会指使保姆做这事做那事,这对孩子影响不好,如果他学会了理所当然地对别人发号施令,就显得没教养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保姆像个匆匆过客,来去突然、似乎无足轻重,对成人的影响随着事过境迁便逐渐消失,但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吸收性,与保姆曾经相处的时光成为他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体验,其产生的影响保持长久的“有效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保姆是孩子的“临时家长”或者“代理家长”,分担着父母的家务活和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而家庭教育是自然融于生活中的日常教育,所以父母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保姆履行她的“家长角色”,提高其生活技巧,传授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使其在与孩子的共处中不经意地渗透教育的含金量。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优化自己的家长角色,切勿把保姆为父母省出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看电视、打牌或者用于纯属成人消费、休闲、娱乐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需要的是“血浓于水”的“亲子时光”,而不是照看细致的专人保姆。父母可以利用省出来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和从事品质较高的亲子活动,让自己的家庭成为一家人的“快乐大本营”,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潜能发展得到“总动员” 。

孩子最常见的烦恼:被家长忽略的13个问题


1 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 父母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父母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 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 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 父母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6 父母包办

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父母包办的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要么是父母放心不下,要么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其实,即便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他们的兴趣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们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只有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才不至于毫无主见。对于交朋友,我们应该给他们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具体的干涉,其实,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学习不好的朋友可能胆子大、脑子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性格,我们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吗?

7 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父母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8 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父母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9 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父母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父母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父母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记者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父母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10 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11 父母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父母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12 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讲。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

13 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建议父母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天才儿童”易被忽视的6大特征


家长总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聪明孩子和好孩子的首要标准。英国学者发现,家长们的这种想法可能会扼杀孩子潜在的才能。他们建议,家长们应细心观察孩子们除学习成绩外的表现,因为那可能预示着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个“天才”。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前讲师贝纳德特·泰南认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并不优异,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能够说明他们拥有高于同龄儿童的才能。

泰南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列出一份天才儿童特征清单,希望那些以考试论英雄的家长们能够参照清单,发现孩子的潜能。在清单中,她给出小学生6大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特征一:喜欢发号施令的领袖。

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在学校里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特征二:年轻的大亨。

在小学里,一些孩子很快发现,如果他们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他们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那样的人。

特征三:刨根问底者。

一些孩子总是充满好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问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这种特性得到家长的培养和重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员。

特征四:设计师。

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让他独自待一会儿,他就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是设计天才。

特征五:故事讲述者。

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发现孩子有此种个性的家长要好好培养孩子,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

特征六:演讲者。

这种孩子喜欢同人讲话。他们甚至在上课时也和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作为家长,请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有着特殊的演讲才能,若加以正确培养,他可能成为律师或电视主播。

看电视后孩子为啥总眨眼?视力问题不容忽略


据某医院眼科教授介绍,每年从一月份开始至今,她们医院的眼科门诊都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前来看病的患者以学生群体为主。据调查,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班里有90%的学生有近视眼,这与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正确的看书、写作业姿势等有关,再一个就是多数来医院检查的孩子往往发现视力问题时都已经偏晚。

13岁以下儿童配镜必须散瞳验光

“验光还需要散瞳吗?这样会不会对眼睛有影响啊?”这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也是目前验光配镜行业的误区。一般来讲,13岁以下的儿童验光时必须散瞳,散瞳是为了确定屈光不正的类型,鉴别真假性近视和准确的屈光度数。而散瞳对儿童眼睛是无害的,只是让孩子的眼睛暂时处于一种休息状态。

3岁半至4岁的孩子,看电视后总眨眼 应检查视力

很多老人都认为:“小孩不能戴眼镜,否则度数会越戴越大。”眼镜度数的增加并不是戴眼镜造成的,不戴眼镜而持续用眼困难,视力下降反而更快。选择合适的眼镜不仅能提高视力,还能减轻视疲劳。此外,我们看到很多小孩戴眼镜,可能并不是因为近视而是因为散光。

另外,有些学龄前的孩子看电视后总眨眼睛,家长认为其可能是因为看电视时间长,视觉疲劳造成的,只是让其停止看电视,休息休息。夏丽坤说,其实当孩子看电视后总眨眼睛可能是视力出现了问题,这时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检查一下视力、验光或检查一下眼底。

视力发育与户外运动有关

很多人都会注意孩子看书或写作业时的光线,家庭灯光照明其实普通的日光灯就足够了,无需特殊的照明,如果孩子看书,也可以在旁边加一个小台灯作为辅助光源,过暗和过强的光线都不好。

孩子平时做作业或看书45分钟应停下来休息5-10分钟,可闭目养神、做眼保健操或远眺。

记者手记:除了用眼过度,遗传等因素外,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可能还和妈妈在孕期补充的营养素不足有关。其中叶黄素是保护眼睛、延缓眼睛老化的重要元素。视网膜及黄斑部负责感受影像、精细视觉与清晰度,平日辨别色彩、阅读识字等工作都需要它,如果黄斑部及视网膜长期缺乏叶黄素,则会影响视力。

叶黄素来源:菠菜、莴苣、芹菜、胡萝卜、玉米、橘子等。

相关推荐

  • 儿童心理问题易被忽略 “喂,南昌晚报吗?我们这里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能否帮忙找个心理咨询师?”昨日,一位老师的求助电话揭开了一个普遍但常被社会忽略的现象。 6岁小孩有暴力倾向 很少人会把“...
    2022-04-13 阅读全文
  • 孩子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才能特征 综观中外神童,好像他们天生就有一种资质,或是源自内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他们对于世界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者在某一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博闻强记,喜欢阅读,热衷于艺术,甚至达到废忘食的地步……然后家庭...
    2022-01-26 阅读全文
  • 胆小的孩子平时话不多,容易被老师忽视 先吃完午点的孩子三三两两地到各个游戏区去玩了。小Z也很快吃完了,就到了建构区搭积木了。刚一转身,就听见小Z响亮地声音:“只能三个人来!”一看,小H正站在建构区的外面。原来,他想进建构区,但被小Z拦了下...
    2021-04-06 阅读全文
  • 怕被忽略的伤感文案 春风是微暖的,白云是蓝的,这生活,却想做一个温度,给人温暖温暖。每个人每天都会拥有不同的情绪,伤感时,心情抑郁,胃口也变得很不好。内心伤感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情感得到宣泄。经过搜索的结果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了一些与怕被忽略的伤感文案相关的信息,我衷心希望这些句子能够为你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
    2024-09-28 阅读全文
  • 孩子容易被新事物“指挥” 好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心理报复...
    2020-03-25 阅读全文

“喂,南昌晚报吗?我们这里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能否帮忙找个心理咨询师?”昨日,一位老师的求助电话揭开了一个普遍但常被社会忽略的现象。 6岁小孩有暴力倾向 很少人会把“...

2022-04-13 阅读全文

综观中外神童,好像他们天生就有一种资质,或是源自内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他们对于世界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或者在某一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博闻强记,喜欢阅读,热衷于艺术,甚至达到废忘食的地步……然后家庭...

2022-01-26 阅读全文

先吃完午点的孩子三三两两地到各个游戏区去玩了。小Z也很快吃完了,就到了建构区搭积木了。刚一转身,就听见小Z响亮地声音:“只能三个人来!”一看,小H正站在建构区的外面。原来,他想进建构区,但被小Z拦了下...

2021-04-06 阅读全文

春风是微暖的,白云是蓝的,这生活,却想做一个温度,给人温暖温暖。每个人每天都会拥有不同的情绪,伤感时,心情抑郁,胃口也变得很不好。内心伤感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情感得到宣泄。经过搜索的结果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了一些与怕被忽略的伤感文案相关的信息,我衷心希望这些句子能够为你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

2024-09-28 阅读全文

好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心理报复...

2020-03-2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