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活动 | 3岁宝宝平衡性锻炼小活动
发布时间:2020-01-03 幼儿园体育课教案 幼儿园体育课说课稿 幼儿体育活动方案3岁宝宝
平衡性锻炼小游戏
1
白鹤与乌龟
幼儿掌握白鹤与乌龟这两个姿势后,要根据教师的口令迅速做出反应,用身体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仙鹤的姿势:手腕弯曲,手臂向斜上方抬起。抬起一只脚站立。
乌龟的姿势:蹲下,手臂抱紧膝盖,尽量缩小身体。
游戏方法:教师说“仙鹤”,幼儿做出仙鹤的姿势。教师说“乌龟”,幼儿做出乌龟的姿势。教师偶尔可以假装说错,这样会使游戏更加有趣。
2
脚尖走一走,脚后跟走一走,膝盖走一走
这是灵活利用腿和脚各个部位在运动垫上走路的游戏。勤加练习,慢慢的提高速度!
游戏方法:
1.脚尖走一走:将脚尖立起来,踮着脚走路。脚尖立起后身体会变高一些,赶快来试试吧!
2.脚后跟走一走:把脚掌翘起,只使用脚后跟走路。调整好平衡,前进吧!
3.膝盖走一走:双腿跪在运动垫上走路。这个动作容易使身体向前倾,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半跪在运动垫的一侧。由于幼儿使用膝盖走路时容易向前摔倒,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看护。发现幼儿快要摔倒时,要赶快去扶他们一把。
3
独木桥与曲线桥
这是与平衡木具有同等功能的体育游戏。活用绳子的特性,摆出各种形状的桥来玩渡桥游戏。
独木桥
教师将绳子拉展,放在地板上作为独木桥,幼儿踩着绳子走路。由于绳子是直接放在地板上的,所以即使幼儿从“独木桥”上掉下来,也不会有任何威胁。
弯弯的桥
教师将绳子随意摆放在地面上,尽可能增加曲线和角度。弯弯的桥准备好后,幼儿就可以小心的“过”桥了。
4
模仿走路
这是要求幼儿模仿忍者或者螃蟹的样子走过平衡木的游戏。要将忍者和螃蟹的特征充分表现出来哦!
游戏方法:
忍者走路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立起食指,做出念口诀的姿势,保持这个姿势用脚尖走路。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一直在一旁保护幼儿,为了防止幼儿在平衡木上掉下来,教师可以一边观察幼儿的动作和表情,一边向后退着走。
螃蟹走路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身体与平衡木保持平行,弯曲双肘,小臂向上抬起,双手做出剪刀的形状,横着身体走过平衡木。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有节奏的活动两把“小剪刀”哦!
*教师应和幼儿面对面,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走在幼儿的前面,同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脚步,避免幼儿踏空。
<安全提示> 教师应在平衡木的下方和落地处铺上运动垫。如果只有一张运动垫,要将其铺在落地处。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
5
鳄鱼先生,千万别醒
哇,桥下睡着一只大鳄鱼!静悄悄的过桥,千万不要惊醒他哦!这是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小心翼翼通过平衡木的游戏。
游戏方法:
1.一名教师扮演鳄鱼,躺在平衡木下面,假装正在睡觉。幼儿安静的通过平衡木,注意一定要有一名教师在一旁保护。yJs21.CoM
2.多名幼儿一起站在平衡木上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应确保幼儿一个一个按照顺序走上平衡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3.扮演鳄鱼的教师可以时不时的打打鼾、打喷嚏或者翻翻身,让幼儿感受到危机。不过要注意鳄鱼突然发出响声可能会使幼儿受到惊吓,比较危险。因此要避免突然发出激烈的响声。
<安全提示>平衡木的高度一定要与幼儿的身高相适应。如果平衡木的高度太高,幼儿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如果运动垫过高,教师可在地板上多垫几层运动垫,尽量减少高度差。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小编推荐
体育课活动 | 5岁宝宝灵巧性锻炼小活动
5岁宝宝
灵巧性锻炼小游戏
一、摸摸脚跟向前走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一边触摸脚心,一边在运动垫上走路。教师要提醒幼儿单腿站立时注意保持平衡,不要摔倒哦!
游戏方法:
幼儿站在运动垫上,一边重复“右手触摸左脚跟、左手触摸右脚跟”的动作,一边向前进。注意触摸脚跟时,将小腿抬到身体的前方。
游戏升级:
在身体后面弯曲小腿,右手触摸左脚跟,左手触摸右脚跟。一边重复做上述动作,一边向前进吧!
二、齐心协力来传球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球,同时进行传球游戏。注意投球时要抓准时机哦!
游戏方法:
1、双人传球游戏
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传球。两人同时向对方投球,并接住对方投过来的球。
2、多人游戏
人数增加,游戏的难度也会增加。人数最多时可以是五人。游戏前,大家要商量好往哪个方向进行传球。此外,传给自己的球也要接住哦!
三、抬抬脚尖,抬抬脚跟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运动脚尖和脚跟使绳子穿过身体。训练脚部的细微动作是这个游戏的关键哦!
游戏方法:
1、先抬起脚尖,让绳子通过脚掌下方。
2、抬起脚后跟,让绳子绕过身体下方。
3、将绳子从身体后方转到身体前方,重新开始。
四、蛇形路上的跳绳接力赛
一边跳绳,一边绕过障碍物。顺畅地通过转弯处吧。
游戏方法:
分出两个小组,在每组的路线上放置3-4个障碍物。一边跳绳,一边穿过蛇形路线。在最后一个障碍物处进行路线回转,然后返回到蛇形路线上。
游戏升级:
两人一起旋转一根绳子进行蛇形路上的接力赛。虽然不用跳绳,但游戏中转弯处的平衡性很难把握。
能力辅导:
教师站在起点和最后一个障碍物处。幼儿在转弯处进行转弯时,身体不容易保持平衡,注意不要让他们跌倒。
体育课小活动 | 4岁宝宝协调性锻炼小活动
4岁宝宝
协调性锻炼小游戏
1
跳起来摸一摸
这是一个要求幼儿跳起来后在空中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游戏。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按照触摸膝盖、脚后跟、脚尖的顺序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
游戏方法:
教师准备一层跳箱,铺好运动垫。指导幼儿从跳箱上跳下,在双脚着地之前触摸膝盖等部位吧!
2
连续跑跳
这是一个需要幼儿一边跳绳一边跑步的游戏。指导幼儿手脚相互配合,愉快地前进吧!
游戏方法:
幼儿双手握住绳子,一边跳绳一边向前跑。注意在跨越绳子时不要停止脚步哦!
能力辅导:
如果幼儿边跳边跑比较困难的话。教师可以将两根跳绳对折后交给幼儿,告诉他每只手拿一根跳绳,双手在身体的两侧同时旋转跳绳,然后向前跑。
3
另类保龄球
这是需要幼儿将球踢出并尽量撞倒塑料瓶的游戏。
指导幼儿瞄准目标,朝着塑料瓶踢球吧!
游戏方法:
1. 塑料瓶的摆放方法
使用10个2L的空塑料瓶。将它们按照与保龄球瓶相同的排列方法摆放好。
2. 个人排名赛
幼儿一次踢球。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踢球前讨论一下自己能踢倒几个塑料瓶。
3. 小组赛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游戏吧!每组人数以2-3人为宜。统计出每组累积踢倒塑料瓶的个数,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能力辅导:
刚开始时,球与塑料瓶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一些,待幼儿逐渐熟练后,教师可以再将距离增大。
4
爬爬爬,向前进!
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在平衡木上爬行前进的游戏。幼儿采用熊爬式前进也可以哦!
游戏方法:
幼儿在平衡木上爬行。注意爬行时双手要牢牢地压在平衡木上。
能力辅导:
由于平衡木的宽度较窄,幼儿做游戏时不小心手脚落空,就容易从平衡木上摔下来。因此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需要教师保护。请和幼儿一起开心地做游戏吧!
5
转一转,抓小球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先旋转一周,然后抓住小球。当幼儿逐渐熟悉游戏规则后,可以让其使用双手以外的其他身体部位“抓”小球。
游戏方法:
1. 双手抓球
幼儿站在小球将要滚来的方向,等候教师滚出小球并用双手接球。
2. 肚子接球
幼儿双膝跪地,等待小球的到来,当小球滚过来时就用肚子将球压住。
3. 屁股接球
幼儿站在小球将要滚来的方向,抓住时机把小屁股坐在球上,使其停止滚动。
体育锻炼平衡活动--抬沙
抬沙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平衡和跑跳技能,增强下肢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
1、装沙小桶2个,铲子2把,大桶2个。
2、沙池。
3、在已有平地赤足锻炼的经验。
4、游戏前,教师要注意检查沙池及周边环境。
游戏玩法:
1、在场地两端画一条起点线和一条终点线。终点处对应放两个大桶,幼儿6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教师发出口令:“挖沙抬沙开始!”每组第一名幼儿用铲子将沙挖到小桶里,待小桶装满后,迅速提着装沙桶跑向终点,将沙倒进大桶里。然后提着空桶跑回起点,并将桶交给第二名幼儿。如此反复,直到6人都跑完。哪组大桶里的沙多就算获胜。
2、在沙地两端各画一条线。幼儿6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每组3人一队,分成两队,分别站在场地两端。每组发一个小桶和两把铲子。场地中间对应放两个大桶。教师发出口令:“挖沙抬沙开始!”两组第一队幼儿两人挖沙,一人扶着小桶。待小桶装满后,扶桶的幼儿提着小桶迅速跑向中间,将沙倒进大桶里。然后跑向另一端,将小桶交给本组的另一队幼儿后,跑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另一队幼儿重复进行游戏。先将大桶装满沙子的一组获胜。
游戏规则:
1、玩法1中,每名幼儿都要参与装沙和运沙的过程。
2、每名幼儿必须在拿到桶后才能运沙。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在第一个装沙过程中不能停留太久。
2、游戏结束时要进行简单的点评。
3、此游戏也可在游戏池里进行。
体育锻炼平衡活动--踩绳走
踩绳走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走、跑的技能,增强下肢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游戏准备:
1、跳绳(人手1根)。
2、平坦、没有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较大的场地。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一组,将绳子在地上连接起来成一条直线,然后两人按先后顺序,从绳子的一端一步步地走到另一端。
2、幼儿三人一组,将绳子在地面上拼接成一个三角形,然后三人一个接一个地在三角形的绳子上踩绳走三角形。
3、幼儿四人一组,将绳子拼接成一个四方形,然后四个人在四方形的绳子上踩着绳子走四方形。
4、幼儿五人一组,将绳子拼接成一个大圆形,然后五个人在圆形的绳子上踩着绳子走圆形。
游戏规则:
1、踩绳子走时,要用脚掌前、后、中三个部位踩在绳子上。
2、要按拼接的绳子形状走不同的图形。
注意事项:
1、鼓励幼儿互相合作摆放图形。
2、走绳时提醒幼儿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身体碰撞。
体育锻炼平衡活动--站报纸
站报纸游戏的锻炼价值:
1、发展垫脚行走、站立的技能,增强下肢的力量。
2、提高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
1、报纸(人手1张),跳绳(人手1根)。
2、平整、无地面障碍物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上,将报纸平铺在地面上,然后双脚踩在上面。教师发出口令:“踮起脚,在报纸上转圈走!”幼儿立即提脚后跟,双脚脚尖交替在自己的报纸上进行转圈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停!将自己的报纸对折。”幼儿立即离开自己的报纸,将它对折一下站在上面。教师发出口令:“踮脚尖在报纸上转圈走!”幼儿再提脚后跟,在缩小的报纸上用脚尖转圈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停!再将自己的报纸对折。”直到报纸面积不能让双脚站立时,幼儿进行左、右脚的单脚站立练习。
2、幼儿3人一组,将报纸在地上拼接成一条长龙,然后按先后顺序统一在报纸长龙的一端等待。教师发出口令:“踮起脚走报纸!”各小组幼儿按先后顺序,用脚尖从报纸长龙的起点走到终点,再从报纸外小跑回起点,继续提起脚后跟,用脚尖走。片刻后,教师发出口令:“将报纸对折一次,再拼接起来!”各组的3个幼儿立即将自己的报纸对折一次,再拼接在地面上。教师再次发出“踮起脚走报纸”的口令,各小组幼儿按先后顺序用脚尖走的方式,从报纸长龙德 起点走到终点,再小跑回起点,继续提起脚后跟用脚尖走。如此进行,直到报纸不能再折叠。
游戏规则:
1、在报纸上转圈走时要用双脚脚尖小步走,并且不能走到报纸外面。
2、走“报纸桥”时要踮脚尖、提脚跟,走成一条直线,不能走出报纸外。
注意事项:
1、要求幼儿折叠、走动的动作要轻,不要把报纸弄破。
2、提醒幼儿保持相互间的距离,手臂动作不要太大,以免碰到他人。
锻炼宝宝协调性的小活动
宝宝还小,协调性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帮助宝宝锻炼协调性哦!
一、摇 船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游戏准备:小桥(替代物)。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
建议:
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
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
二、抓 包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只。
游戏方法:1.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定游戏顺序。
2.将沙包撒落在桌上,操作者取其中一只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桌子上的一只沙包,然后放置旁边。第二次抓两只,第三次抓三只,以此类推,直至抓完所有的沙包。
游戏规则:
1.用同一只手完成一系列动作。
2.如游戏中接不到抛出的沙包即为失误,应交换角色重新开始。
三、背 砖
游戏准备:小篮球若干。
游戏方法:若干幼儿,每人背一个球,用双手托住,边念儿歌边做走路动作。
游戏规则:球不能掉下来,谁的球掉了即为失败者。
附儿歌:
买砖,背砖,
老爷,上山,
走一步,踮一踮,
看谁跑在前。
四、拍 大 麦
游戏方法:
两人一组。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
建议
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如:
(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
(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
(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
附儿歌:
一箩麦,二箩麦,
三箩开始拍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
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
磨面做馍馍。
馍馍香,馍馍甜,
爱惜粮食要牢记。
五、摇 元 宵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
游戏方法: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
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
附儿歌:
摇摇摇,摇元宵,
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
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
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
看见客人问声好。
六、炒 黄 豆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建议:
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
噼呖啪啦翻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