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幼儿没照笔顺乱画字,会影响以后写字吗?
发布时间:2020-06-04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写字 幼儿园写字课说课稿 幼儿晨会故事 幼儿写字像鬼画符,没关系吗?其实,幼儿很早就开始“写字”了,只是因为小肌肉尚未发展成熟,所以写出来的字就像鬼画符。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鬼画符,这可是幼儿将他脑袋的想法呈现出来的方法之一。写字根源于婴儿用手在空中画写;1 到2岁时可以用笔随意画写;2 到3岁时可以有意识控制地涂鸦;3到4岁知道图画和写有所不同;4到5岁可以涂鸦式地画图,作为书写的预演;5到6岁可以模拟画写,模仿画出自以为是的「字」,甚至可以将字念出来;6到7岁时正式开始写字。刚开始写字时,常介于画图、模拟画字(描写)及真正文字间。
幼儿并非一开始就能书写出正确无误的文字型式。他们是从随意地涂鸦开始,从涂鸦的探索中强化对文字的概念,随著对涂鸦、运笔、书写能力的增进,文字的书写才发展成熟,渐渐书写出传统式文字,也就是我们惯用的国字。随著文字概念逐渐成形,文字书写发展也会日渐成熟。对幼儿来说,早期给予不同的涂鸦经验,对幼儿图文概念的发展很有帮助。【373939.COM 实用申请书】
幼儿没照笔顺乱画字,会影响以后写字吗?
对大人来说,书写是一种常被使用的语文活动。透过书写文字,我们可以传递讯息、分享经验、获取知识和扩张记忆,像是爸爸妈妈在孩子联络簿上签名、老师在白板上记录孩子的话语等。孩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看到成人们拿笔书写文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也会模仿大人进行书写动作。也许他们的书写作品在大人眼中像是“鬼画符”,却是孩童们可贵的自发性创造形式。在他们能成熟地书写文字前,都是透过不断地探索、实验和诠释文字符号,来表达其意义。3到6岁的学龄前孩子,即使还没接受正式认字写字教学,若常置身在充满中文文字的环境中,依然能发展出对中文文字的理解概念,也会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符号来表达不同意思,多数幼儿的书写形式接近中国文字结构,即使非正确中国字,外形上也会非常近似。孩子也会在不断地文字试验探索过程,逐渐建构出约定俗成的文字。
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大人眼中的“鬼画符”就是写字。父母常会担心孩子的笔顺不正确,不符合中文字约定俗成的笔画与构字规范,会对日后正式开始学习书写国字时产生困难。因此许多父母在学龄前便购买许多坊间写字练习本,要求孩子进行机械式的练习书写。事实上,这种做法很容易浇熄孩子探索文字的乐趣。以爱弥儿幼儿园的小朋友为例,老师们都非常支持与鼓励他们用「鬼画符」的书写方式来展现对文字的认识,不仅大量提供空白纸与笔,也从不限制他们的书写内容,让孩子尽情地用自己喜好的方式乱画。刚开始乱画,也许只有“点”,慢慢地会到“线”、“圈圈”,之后逐渐看到外形近似中文字的文字。直到出现正确的中文字前,整个萌发过程,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文字符号探索试验的热情。语文学习是长久持续的,尤其进入小一后的前10周是学习注音符号的阶段,过了这个时期,就会进入书写国字。若突然从简单笔画的「ㄅ、ㄆ、ㄇ」书写,马上进入很多笔画的国字,容易让孩子对写中文字失去乐趣与热情,甚至对书写产生抗拒。
这群孩子们进入小学一年级后,由于先前奠定美好的语文探索经验,书写国字成为喜爱的“功课”。每次学校老师教到笔画多、很难的国字时,还会跃跃欲试想要挑战。如果孩子对书写中文字抱有这样的热情与态度,身为父母的你还需要担心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常识——家园共育,您真的懂吗?
孩子,一个自带幸福属性的字眼,但也是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的一个词--尚在襁褓中,每天无时无刻都得精心的呵护着,哭的时候还要靠猜来想象孩子为什么会哭,吃东西的时候又担心各种烫不烫,凉不凉……这时的父母大都会想,等到会走的时候就好了,等到会走的时候,又是各种闹腾,各种不听话,不管,怕出危险,管得太多,又怕阻碍了孩子探索的天性,这时候,又一个想法适时出现在父母的脑海--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有老师的教育与管理,到时候就真的放下心来了。
于是,我们看到,等到孩子入园的那一天,好多父母就深深的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省点心了!殊不知,孩子入园后,家长的事情一点不会少,而且任务更重了,也许有些家长不明白,为什么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而且还有老师们精心的照顾着,怎么任务反而更重了呢?下面,让的小编帮您分析一下:
孩子入园后,先不论每天接送孩子的各种赶时间,单从孩子的教育上,家长的担子就一点没有轻一点,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其实不用学习太多的知识,这个时期,其实是孩子接触世界,认知世界,学习各种习惯的时候,这对孩子的未来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积累,而一个好的习惯,将会贯穿孩子的一生,现实是残酷的,它注定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来成功自己的一生。那么,如果您的孩子真的不能是一个学习很好的人,那么,他要靠什么来立足于社会呢--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恰恰是孩子在幼儿时期完成的积累,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幼儿园,孩子们有老师专业的指导与培养,可是,回到家里,如果没有父母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于巩固,孩子并不能很好的对这些东西进行消化与吸收,所以,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完美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也许有的家长觉得很深奥,其实很简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任务,倾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所学所感都具有很积极的作用。也是最基本的家园共育。
总体说来,家园共育难也不难,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而家园共育,就是这个礼物最好的诠释。
让幼儿多识字就聪明吗?
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识字多,就能成为“神童”。于是,在学前期,就把许多语文书拿来,拼命教儿童识字。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随着大脑神经及知识经验的日趋发展,幼儿开始能够认识一些最基本的常用字,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日、月、山、石等。但在学前期,究竟识多少字好,心理学的研究尚无定论。一般应根据不同孩子本身的智力、所处环境及教育条件而定。然而,多识字并不等于聪明,例如,有的家长教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了几百甚至上千个字,但是,到了小学仍然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因此,只注意机械地认字,忘记了听、说、练的培养。结果,这样孩子有时看图说话的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同伴。
幼儿期间,教孩子学习一些常用字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教授只是为了让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即提高智力水平。有了这种智力,有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孩子识字不是很多,却能后来居上,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育儿知识:阅读不是从识字以后才开始的
其实,对于宝宝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比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听成人念图书文字等等。
阅读是将要伴随宝宝一生成长的活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宝宝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宝宝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
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从这时起注意培养宝宝喜欢读书的兴趣,将帮助他们学会读书。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宝宝听懂所读的内容,而是让宝宝熟悉父母的声音,习惯看到书、抚摩书,产生对书的兴趣,形成阅读的自然习惯。
宝宝出生~6个月每天为宝宝朗读。
技巧:为宝宝朗读是一种艺术,平淡的声音和表情不易保持婴幼儿的注意力,朗读时你要注意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样才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培养对读书的兴趣。
6个月~1岁给宝宝读简单的图画书。
可以选择一套色彩鲜艳,内容单一,没有汉字、拼音等内容的图片,教宝宝认识画面中的物体和名称。因为婴儿的认读方式是整体认读,复杂的图片会造成宝宝认读混乱,他会把图中的所有内容与成人给的语音符号相联系,把图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认读,因此婴儿应该使用内容单一的卡片进行认读学习。也可以给宝宝看相册,拿容易翻的相册教宝宝翻页,教宝宝认照片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技巧:在认图过程中只教不考,不要给宝宝压力,宝宝会很快快乐地认识多张图片的。
1~2岁为宝宝读故事情节简单的图画书。
在这个阶段,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发展宝宝的情感如善良、注意他人的感受等都非常重要。宝宝在这个阶段的词汇量应从2~3个扩大到250个左右。每天和宝宝一起阅读半小时,如果宝宝对书上的字、词感兴趣,你可以边读边用手指沿字行移动,让宝宝在口头语言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
技巧:让宝宝联系上下文来掌握字、词要比单独辨认更容易,而脱离上下文来检验宝宝是否认识这些字、词是不可取的,因为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意义”。
2~3岁亲子共读长知识。
2~3岁是形成宝宝良好阅读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和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宝宝的词汇量应从250个增长到1000个左右。当宝宝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故事时,你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内容较复杂的故事,引导宝宝接触各方面的知识。
技巧:在为宝宝朗读的过程中,可不时停下,鼓励宝宝猜猜下面的情节;或针对故事情节提问,让宝宝回答;还可以利用画面教宝宝识别颜色,学习计数,认识简单的文字。例如,“小鸭子在干什么?”“熊宝宝在哪里?”等,都会引起宝宝浓厚的兴趣。
阅读不是从识字以后才开始的,家长可以让宝宝通过看绘本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育儿常识——以孩子的名义,幼儿园写给家长20个教育建议!
你真的知道怎样的教育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吗?
幼儿园写给家长的20个建议,值得每位教育者细心品读。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并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 我哭闹不休其实只是在试探你。
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大多数时候,对于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心里都是有数的。有时候无理取闹是为了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如果妥协,孩子就会得寸进尺。拒绝与约束,是爱的内涵之一。
2、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父母对孩子和对其他人一样态度公正,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好事会得到表扬,犯了错要受批评,规矩立在那里,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心里就会有安全感。
3、 别给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和培养。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的好习惯要靠父母从小培养。
4、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它只会让我假装一副超出我实际年龄的傻样。别小看了孩子,孩子没有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着大人难以企及的纯真和智慧。
5、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指出纠正我的错误,我会感到很没面子,进而和你作对,你私下的提醒,效果会更好。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当面教子背后说妻”并不全对,教子也要顾及孩子的脸面。
6、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是特别大的事情,它会让我觉得生活太无趣。
我们大人也是不断地在犯错,我们很容易就找理由原谅了自己,也应该做到原谅孩子,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不要对孩子犯的错上纲上线地去批评。
7、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往心里去。我恨的绝对不是你,我恨得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压力。
气头上的话不要记恨,关键是不要让事情发展到让孩子口不择言的程度。
8、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时候,我需要经由痛苦的经历来学习。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孩子,一辈子难有自己的主张。让孩子逐渐独立于父母才是父母的职责所在。
9、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已。
孩子本能地会用装病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老婆也会用这种办法引起老公的注意)。出现这种情形,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10、别对我唠叨不休,否则我会装聋作哑。
想要孩子听话,大人要会说话。唠唠叨叨就属于不会说话。
11、别在匆忙中对我允诺。请记住,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看轻你以后的许诺。
言而有信,这是让孩子听父母教导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数的父母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听话。
12. 我现在还不能把事情解释的很清楚,虽然有时候我看起来挺聪明的。
对于孩子而言明白一件事是容易的,但要解释清楚却是一件较为费劲的事儿。
13、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
不要把学龄前孩子的谎言看得太严重,找到他撒谎的原因,解决根本问题。
14、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连贯、不持续。这样会让我疑惑,进而失去对你的信任。
孩子的记性好着呢, 父母一时兴起对孩子朝令夕改,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不再相信父母的种子。
15、当我问你问题的时候,请别敷衍我或者拒绝我。否则我终将会停止对你发问,而转向它处寻求答案。
这是和孩子建立沟通渠道的起点,千万别破坏了它。如果孩子问的问题自己不懂,要诚实地告诉孩子你也不知道,你会去查书找到答案,然后再告诉他。
16、我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我当时有多恐怖。
孩子的恐惧是实实在在的,很多成年人也会害怕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可笑的东西。要认可孩子的感觉,尽可能去化解他的恐惧感,并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保护他。
17、别对我讲或暗示你永远都正确、无懈可击。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对我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好父母并不是完人,而是懂得怎么去爱孩子的人。
18、别认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实的道歉,会让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觉更温暖。
肯向孩子道歉的父母会一定能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19、别忘记我最爱亲自尝试,而不是被你告知结果。
放手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吧,自己发现真相才会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
20、别忘了我很快就会长大,对你来说和我一起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事儿,但请你尝试一下吧。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作为家长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跟上孩子的脚步,才能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春季育儿常识
春季育儿常识
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肌肤薄,寒冷不能自调,且鼻腔短小,黏膜血管丰富,当局部粘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使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幼儿呼吸道反复感染,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
一、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幼儿园和家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不随地吐痰等,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我们建议家长早晚用冷水为幼儿洗脸洗鼻,以增强幼儿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冷水洗脸最好是在夏天或春天天气渐暖时开始进行。一旦开始,便要坚持,即使冬天也不要间断。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的湿度。幼儿园定期对空气消毒,幼儿床单被褥勤洗勤晒。此外,在打扫卫生时,应尽量避免尘土飞扬,尤其要避免让幼儿被动吸烟。
二、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孩子在幼儿园每天要保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我们还建议幼儿家长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平时饭后散步时间,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亲子游戏活动,循序渐进地加大幼儿的运动量。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家长和教师应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避免幼儿受凉,同时还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三、合理营养,科学安排膳食。一方面,应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色香味全的营养食谱,力求营养均衡,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另一方面,家长在家中也应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营养的正餐。在幼儿的饮食上,家园要同步,鼓励幼儿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
四、悉心保育,防患未然。春光明媚的日子,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长,穿得较多极易出汗,一旦活动结束,就容易着凉,体质较弱的孩子常常会感冒。所以,我们在带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前,要给穿得多的孩子脱减1--2件衣服并帮他们把衣裤塞好,以免肚子受凉,同时,随时观察幼儿的出汗情况并及时为幼儿揩汗,待活动完毕后及时为他们穿上衣服。另外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要在幼儿开始活动前提醒他们喝水,这样,既可避免因出汗而导致的失水状态,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诱发的咽喉炎等。
除以上几点做法外,春季感冒流行时家长尽量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若家庭成员有感冒症状,则应及早做好幼儿的防护工作,以避免和减少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