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十大愚蠢行为要警惕!
发布时间:2020-09-29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教育孩子,十大愚蠢行为要警惕!
1、当着孩子面吵架
上榜理由―――对孩子来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而当“天地大碰撞”时,留在孩子心中的是永恒的“天塌地陷”般的恐惧记忆。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2、对孩子说谎
上榜理由―――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但黑夜并不能染黑我们的心灵,而谎言却是世上最高效的心灵“染黑剂”。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3、带孩子横穿马路
上榜理由―――那看似不起眼的“冒险”,埋下的却可能是将来突破一切人间规矩的冲动。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4、对孩子的爱不稳定
上榜理由―――忽冷忽热的态度和行为,所导致的是孩子极不稳定的情绪和性格,从而也就注定了孩子极不稳定的命运。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5、硬让孩子说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
上榜理由―――这种玩笑所付出的高昂代价,有可能是孩子终身无法修复的失落感和疏离感。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6、对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不平等
上榜理由―――这一看似无私而高尚的行为,实际上是另一种残忍。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7、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
上榜理由―――毁掉一个未来天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削足适履”地盲目与别人比较,它剥夺了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上天赐予的独特权。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8、忽视孩子的优点
上榜理由―――我们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怎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忽视孩子的优点,那么孩子就无法向你呈现优点,由此失去的可能是孩子今后人生发展的优势。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9、当着其他孩子面批评指责自己的孩子
上榜理由―――所谓“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一貌似哲理的警句,在成人世界里都难以行得通,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混账逻辑!它打击的不仅是孩子的自尊,而可能是其一生的自信心。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10、父母相互“理所当然”互不谦让
上榜理由―――父母理所当然、互不道谢的接受,给孩子强烈暗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感恩的,理所当然的应该以我为中心。
愚蠢指数:★★★
伤害指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警惕误区:压制孩子哭泣行为
孩子哭泣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时,常常会想方设法控制孩子哭闹的行为。但专家表示,压制孩子哭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不能流动,对孩子情商的培养百害无一利。
小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后哇哇大哭,一旁的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着急地对女儿说:“让妈妈看看你摔着没有?你走路怎么那么不小心!”妈妈着急的心理不经意间变成了对孩子走路不小心的责怪,这么几次后妈妈发现,现在小雯摔跤后,爬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寻求安慰,而是用惶恐的眼神看着妈妈,生怕妈妈责怪她。
专家分析:为什么小雯摔跤后在疼痛的同时还感到惶恐?这是因为孩子在摔跤后,没有得到家长情绪的认同和安慰,不仅如此,家长还责怪孩子,因此孩子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
责怪法
“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浩浩不小心被凳子腿绊倒了,一下子浩浩的眼泪便夺眶而出。爸爸看着这个不坚强的孩子,忍不住说:“这一点小事也哭,你怎么那么懦弱?将来怎么当男子汉?”
专家分析:任何时候,家长都不应该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何明谦说,因为孩子可能会接下“懦弱”这个认同,“懦弱”这个词就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低了,那么孩子将来在处理事情时,就会没有信心或感到无力。
评判法
“这点小事也哭,你怎么那么懦弱?
妞妞的玩具被妈妈不小心踩坏了,妞妞心疼地看着破损的玩具,哭了起来。妈妈赶紧打开电视机,让孩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妞妞你看,电视上那花花绿绿的是什么?”妞妞循声望去,果然把玩具的事忘了一大半,停止哭泣看起电视来。
专家分析:当孩子哭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用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让孩子停止哭闹。何明谦认为,这是一种变相压抑孩子的情绪的做法,这会剥夺孩子情绪自由流动的机会。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家长会买好吃的给孩子吃,以此转移其注意力,这导致很多人成年后将食物或购物与痛苦的情绪联系起来,当他们感到痛苦时,便会通过吃和购物来应对痛苦。
推脱法
“都怪这桌子不好,我们打它!”
专家支招
让情绪流动,避免情绪成“结”
很多成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遇到某件事时,心中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愤怒、悲伤或恐惧,那是因为人们在小时候埋下了很多负面情绪的情绪结。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与情绪在一起的需求,但很多人都只愿意与开心的情绪在一起,把愤怒、悲伤等情绪推开,但即使这些情绪被推开了,愤怒或悲伤也并未消失,而是被压制住了,并不能得到流动。
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在人的身体内积攒多了,会形成情绪结,当人需要一股力量去做某件事时,情绪结就会起作用,在做这件事之前形成负面的情绪。
转移注意力法
“你看,电视上那花花绿绿的是什么?”
小翔在客厅内上串下跳地玩“泰山”游戏,不小心被桌子角撞到了头,疼痛让小翔大哭起来。在厨房忙着做饭的妈妈赶紧来到小翔身边,了解事情原委后“狠狠地”打了桌子两下,“都怪这桌子不好,它不乖,我们打它!”
专家分析:当孩子被桌子撞倒时,一些家长都会用这种推脱责任的方式为孩子疏导情绪。殊不知,用这种方法应对孩子的哭泣,只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徐亮表示,如果这样的情形多次发生,很容易导致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如何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接纳、同情孩子的哭泣
那么,当孩子出现愤怒或悲伤时,父母应该如何处理他们的情绪呢?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哭的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的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在做到容许这情绪存在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如家长可以这么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妈妈也很心疼,别害怕,妈妈和你在一起。”何明谦表示,这时是家长增进亲子感情的一个契机,孩子这时会想:“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在支持我。”
有些孩子会根据家长的态度来判断父母对他的爱有多深。如果孩子在受挫受伤时,其情绪没有得到认同,可能会使孩子得出这样的判断——“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不足以让爸爸妈妈爱我。”
父母在孩子哭泣时认同孩子的情绪后,孩子就不会继续哭闹了吗?实践表明,孩子在得到父母的认同后,会很快进入下一个情绪,或平静或开心。这也表明孩子的情绪是处在不断流动的状态。孩子能否感受自己的情绪、认同自己的情绪,进而管理自己的情绪,决定着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父母一味地压抑孩子的情绪,便会剥夺孩子锻炼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警惕易宠坏孩子的教育方法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 ,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
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8.当他的摇钱树
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大数据显示,要警惕孩子们超高超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如果按目前的趋势,到2025年,超重婴幼儿人数将增加到7000万。中国近30年来的儿童肥胖率麻麻们没意识到孩子将要肥胖2015年对中国6-18岁的176名儿童的研究发现,69%的儿童低估自己的体重,而72%的妈妈低估了自己孩子的体重。有些妈妈想,自己的孩子看上去一点也不胖,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没有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孩子发胖是必然的。2015儿童体重身高标准表随着社会发展,每年国家发布的数据都会有变化。妈妈们先来对照2015最新的儿童标准体重身高表,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达标。偏瘦偏胖都是不好的。上述标准数值可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体重增长指标基本规律●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不同阶段体重计算公式●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2-10岁体重=年龄×2+8000克贴心小提示给孩子测量体重时要先排去大小便后空腹要减去衣服的重量在一岁以内应该每月测量一次体重同龄男孩要比女孩重你家宝贝是否有这4种不良生活习惯?1.爱吃快餐中国是麦当劳增长最快的市场,这类洋快餐通常都富含油脂,能量极高,深受儿童的喜爱。2.频刷电脑和网络欧洲青年心脏研究显示,延长电脑的使用时间和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着联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用电脑与更高的肥胖率相关。3.汽车代替自行车如今,很多孩子都不会骑着自行车去上学而是坐私家车或校车去上学,本来通过骑自行车可以达到的运动量因为坐车而减少。4.父母的二手烟最新研究发现,父母吸烟,孩子受到二手烟的影响,身体激素会发生变化,引起肥胖。儿童肥胖带来的并发症高血压:更容易出现心室异常与高血压问题哮喘:超重和肥胖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风险因子脂肪肝:脂肪肝在肥胖儿童中并发的现象非常常见骨科并发症:股骨骺滑脱、胫骨内翻、严重骨折均和超重相关预防孩子变胖墩,养成这些良好用餐习惯事实上,为了避免孩子变胖,除了要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之外,妈妈们很容易忽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1、饭后等待10分钟孩子的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给大脑“我已经吃饱了”的信息,所以细嚼慢咽有助于在大脑得到指令前吃下多余的食物。等待10分钟,再看还饿不饿。2、不必把盘子扫荡干净孩子从小时候起可能就被教育着“浪费可耻”,可其实更好的策略是吃到一个健康的份额,然后就停止动作。毕竟浪费一些食物比增加孩子的身体负荷要划算很多。3、不直接从购物袋中拿东西吃如果在外面买了外卖食品,不要让孩子直接从购物袋中拿了就吃,换好舒服的拖鞋,把手洗干净,然后把食物放到盘子里再慢慢享受。4、素食可以多吃像蔬菜水果这样的健康食品,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很低的卡路里。妈妈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术,让孩子更爱吃素食。5、饭后收起剩菜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吃完饭依然坐在餐桌旁聊天,聊着聊着就不自觉地拿筷子去夹菜吃。所以妈妈们注意,饭后就把剩菜收起来。6、以水果结束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吃饱了,可是还很馋,于是就从柜子里搜罗出各种零食。不如跟孩子来个小约定吧:吃完水果就睡觉。7、把握饭后黄金时间饭后45分钟是减肥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刚好是小肠开始对食物进行分解吸收的时间。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坐下,和孩子一起去散步。
家长得警惕这个“第一杀手”,为了孩子一定要看!
每年夏天的6月至8月,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季节。几乎隔三差五就有溺水新闻的更新!非常痛心!
儿童溺亡新闻
5月6日,在江苏常州,三名男孩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跑到水塘边玩耍,不幸溺水身亡。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岁,最小的5岁。
5月14日,在黄石大冶又发生了一起溺水悲剧:三名孩子午饭之后,在没有大人的看护下,一同去家附近的沟渠玩水,最终都不幸溺水身亡,最大的孩子年仅十岁。
5月14日中午,海口市4名16岁左右的少年在南渡江椰海大道海瑞大桥桥头段玩水时,其中1人不慎溺水3人被困水中。形势危急之际,迅速赶到的琼山消防官兵成功救出3名少年,不幸的是,溺水少年被救出时已无生命体征。
诸如此类溺亡事件不断刷屏.......然而孩子永远回不来了,纵使父母撕心裂肺的痛,也无法阻止鲜活生命的消逝。溺亡已经成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关于防溺水的警钟也一次次敲响!希望家长重视起来,加强防备心!
夏日已至,不忍再看悲剧上演,那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今天小编整理一些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是每个家长、老师的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一起来学习,然后教给孩子吧!
01
如何预防
家长或监护人,千万不能让儿童单独去水源边和泳池游泳,不能疏忽。特别提醒家住郊区的父母,要时刻叮嘱孩子不要私下或者结伴去野生水域游泳。
儿童溺水防护6个要点
1. 尽量不要让孩子私自接近危险水源,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2. 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幼童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去玩水。在农村稍大点的孩子,夏天去玩水很正常,经常也有溺水事故发生,但稍大点的孩子毕竟也是孩子,玩瘾大,玩着玩着就会忘了小的孩子。
3. 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并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被呛住就危险了,水中互相嬉闹也是尽量避免,防止呛水窒息。
5. 和孩子一起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陪伴孩子学会游泳。
6.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02
如何辨别溺水?
很多家长都想错了,真正的溺水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儿童溺水大多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没有挣扎,也无法挥手呼救,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挣扎拍打水面。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
6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无法挥手和呼救
溺水者一般不会呼救,因为他们连喘气都困难。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这中间他们压根没时间呼吸,更别提说话、呼喊了。
他们的双臂也会本能地伸到身体两侧,向下压水,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2、身体在水中竖直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秒~60秒,之后下沉。如果这个人是在游泳,他的身体可能更水平,并且他双腿是在踢水的。
3、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一旦溺水者无法呼吸,他就开始翻白眼,并且眼睛无法聚焦,目光涣散。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4、头往后仰,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溺水者一般头会往后仰,嘴巴向上张开。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孩子也可能头向前倾,整个人横趴在水面上。
5、爬梯动作
跟正常游泳踢水动作不一样,溺水者的腿的动作好像在试图爬上水中一个看不见的楼梯。
6、安静无声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03
如何施救?
看到这里,家长们已经知道如何预防,但是预防的同时,溺水急救知识和技能也要学会哦。营救溺水者,只有30秒钟的黄金时间!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 迅速救上岸
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 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 吸氧
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 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落水如何自救视频
如果你是和同伴一起游泳,
也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① 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声呼救,并及时呼叫110,千万别单独救人。
② 如果溺水人离岸边不远,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竿子把人拉上岸,衣服也可以。
③ 需要下水救人时,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他(虽然他可能也听不到。)
④ 营救的时候绕到溺水者的身后,迎面施救可能被溺水者抱死。施救的时候用手托起溺水者,尽量让他呼吸空气,然后将其向岸边推。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是永远抹不去的伤。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
美国每年儿童死亡最多的是车祸,第二就是溺水。溺水不仅仅是泳池,很多是在湖水海水,还有自己家的澡盆。(中国的情况更严重)
孩子遇事爱偷懒,需要警惕一下?!
孩子遇事爱偷懒,需要警惕一下?!上周五带儿子去打乒乓球,因为每次打球都是贝爸带去的,这次我带他去并帮着捡球,我觉得儿子打得很好,有板有眼,问教练,他们也都表扬儿子打得不错,小左撇子,很有潜力,但同时也指出儿子的不足,有点懒,运动起来不积极,没那种生龙活虎的精神状态。
打到一半换了个教练,儿子跟她打,教练的发球速度很快,儿子不由得瞪起精神去对付,居然精神饱满,与刚才的萎靡不振完全不同,我明白了,要调动起他的积极性得需要对方的精神感染呢。目前儿子的教练要求不严格,性格也好,不愿意发火,结果儿子总是提不起精神来,下学期换个教练看看。让教练带动一下或许会更好。打完后问儿子,感受如何?他笑答,喜欢快节奏,这样打起来才过瘾,慢的话提不起精神。我笑,也许这是儿子懒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既然教练说到儿子的“懒”,还是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这不只是一次,好几次了,还有在儿子练习吹葫芦丝时,我也发现他的“懒”,不愿意动脑筋去下苦功夫去练习,总是靠自己的小聪明去对付,老师一讲一提示他就很明白了,让他示范也能很快地表达出来,但是乐器这东西是需要下功夫去练习的,可他不愿意,总想偷懒。还有做数学题,他也犯懒,不愿意静下心来去想去思考,读一遍拿起笔来就做,错就错,不在意。这种思想真是要不得,一个人再聪明不努力去做,也很难成就一些事情的!现在我跟贝爸都发现儿子的这一点,也时时提醒这小子,遇事不要靠小聪明,要脚踏实地不要犯懒努力去做才行。
马上就要考葫芦丝十级了,可这小子还是吊儿郎当地一天只吹两三遍就算完事,多一遍也不肯多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所以唠叨就多了,结果他不愿意听,所以我们争吵次数就多了。昨天晚上我们做了一次长谈,跟他讲到考试讲到学习讲到做一切事情,目的是为了什么?希望他在记忆力好的时侯能多记点东西,希望他在年富力强时多下功夫去做一些事情,希望他遇事能多思考,肯下功夫不犯懒地脚踏实地地去做事情,不要靠小聪明去应付、、、、、、
最后提到人要勤劳,不能偷懒,不能犯懒时,他笑了,来了一句,天天勤劳不让休息,人不就累死了啊!我也笑了,他真是个孩子,就死葫芦心眼,不会休息啊!看来说到底终究他还是不明白我们对懒的理解呢。
也是,孩子正是贪玩的年纪,想让他不犯懒,天天勤劳,天天精神饱满也不太现实,但是要有求知欲望,要有斗志呀!但既然发现问题,还是要慢慢来,时不时地提醒一下,推动他一下就好了!
教育孩子应警惕这些不恰当方式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这句话深刻指明了家长在教育 子女所起的作用,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开 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 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警惕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第一,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父母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父母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父母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