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拼图了
发布时间:2020-10-15 幼儿园拼图游戏 拼图游戏幼儿园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a游戏开始后,陆鹏然来到了建构区,只听见建构区的小朋友大声说道:“已经五个人了!”我马上建议他去其他的区域活动,可是他却撅着小嘴巴,还一脸生气的“哼!”了一声。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没有他想要去玩的地方,我便建议道:“去玩拼图吧?”他马上回答:“不高兴!”我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马上安抚道:“不会没关系,老师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他犹豫了,我便顺其自然地把他带到了操作区,拿出最少块的拼图——“猫和老鼠”,起先他拿了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拼在哪里,我便从颜色着手引导他,我问道:“然然,你看看这块拼图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对!”你再找一找哪里也有黄色的,他找到了拼图模版边上的黄颜色,我请他尝试着把他拼到模版上,他试了一下,我问道:“是不是拼在这里?”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你猜猜这是什么?”他说:“老鼠!”看到他有一点感兴趣了,我又继续引导他自己开动脑筋,问道:“你找一下老鼠的脚在哪里?”他不知所措起来,我问道:“你看一下有没有黄色的拼图了?”他仔细地找了又找,又找到了一块,我让宝宝仔细观察每块拼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凸,哪里凹,凸的大的地方和凹的小的地方能不能拼在一起?拼在一起的图案对不对?通过先观察——后尝试——最后检验的办法,让孩子逐渐明白怎样来玩拼图。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分析:然然是我们班的小年龄,从托班时在各方面发展就比较缓慢,所以我们总是对他加以更多的关心,并在各方面给予辅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总是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偶尔还会发脾气,这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适合该幼儿的学习方式来帮助他获得成功,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愿意学习,并喜欢学习。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幼师耐心指导:启迪幼儿智慧 我会拼图了
导读: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游戏开始后,陆鹏然来到了建构区,只听见建构区的小朋友大声说道:“已经五个人了!”我马上建议他去其他的区域活动,可是他却撅着小嘴巴,还一脸生气的“哼!”了一声。他环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没有他想要去玩的地方,我便建议道:“去玩拼图吧?”他马上回答:“不高兴!”我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马上安抚道:“不会没关系,老师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拼好不好?”他犹豫了,我便顺其自然地把他带到了操作区,拿出最少块的拼图——“猫和老鼠”,起先他拿了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拼在哪里,我便从颜色着手引导他,我问道:“然然,你看看这块拼图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对!”你再找一找哪里也有黄色的,他找到了拼图模版边上的黄颜色,我请他尝试着把他拼到模版上,他试了一下,我问道:“是不是拼在这里?”他点点头,我又问道:“你猜猜这是什么?”他说:“老鼠!”看到他有一点感兴趣了,我又继续引导他自己开动脑筋,问道:“你找一下老鼠的脚在哪里?”他不知所措起来,我问道:“你看一下有没有黄色的拼图了?”他仔细地找了又找,又找到了一块,我让宝宝仔细观察每块拼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哪里凸,哪里凹,凸的大的地方和凹的小的地方能不能拼在一起?拼在一起的图案对不对?通过先观察——后尝试——最后检验的办法,让孩子逐渐明白怎样来玩拼图。当我指导了大半块拼图后,我请他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的几块拼图,他认真的拿了一块拼图把四个方向都尝试了一遍再通过颜色比较确定是不是拼在这里……终于过了许久,他完成了拼图“猫和老鼠”,开心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拼好了。”我又继续问道:“你看到现在完成的猫和老鼠他们是在做什么呢?刚才你猜的对不对?”之后,我又把拼图打乱了告诉他:“上次老师帮助了你,这次老师想看一下宝宝自己能不能把拼图完成。”他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分析:
然然是我们班的小年龄,从托班时在各方面发展就比较缓慢,所以我们总是对他加以更多的关心,并在各方面给予辅助,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却知道自己不如别人,从而总是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偶尔还会发脾气,这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通过适当的途径,用适合该幼儿的学习方式来帮助他获得成功,让孩子知道怎样学习,愿意学习,并喜欢学习。
我会玩拼图啦、合作玩滑板
今天的益智区,小朋友们正在玩雨伞拼图。丁丁也来参加这里的游戏了,丁丁选择了一个咖啡色和橙色相间的小伞的照片,把照片放在了游戏板的右上角,接着丁丁拿出小盒子里面的雨伞碎片,放在游戏板上认真的看了起来。丁丁先用两个图片拼出了小伞的伞柄,接下来他又拿了一个碎片,想要拼在伞柄上面,但是形状总是不能够成功的连起来。丁丁看到我在旁边抬起头向我求助:“老师,我不会拼。”我说:“丁丁,你已经成功的把伞柄出来了,你看看伞柄上面的伞面应该是一个朝下的半圆形,你找找看。”过了会儿,丁丁终于把伞面也拼出来了,接着伞面和伞柄被拼在了一起。丁丁说:“老师,我拼出来了,”我说:“你真棒呀,能够自己拼出来。”
丁丁平时并不常来益智区玩游戏
,他总是会选择一些比较娱乐性质的游戏,或者表演类的游戏,今天他选择一直游戏的时候,一开始我为他有一些担心,怕他遇到困难,但是丁丁看着小照片仔细的观察,还是成功的拼了出来,虽然他曾经遇到困难,但是他也自己解决了。看来拼图游戏对丁丁来说并没有太难,他以后还可以继续尝试一些更难的。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多来益智区尝试拼图游戏,从而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图形的认知。
可以在拼图游戏中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拼图,让幼儿有层次地挑战。
合作玩滑板
今天志宏和晨晨两个人一起玩滑板,志宏先是坐上滑板,两个腿盘了起来,两只手抓着滑板的边缘,然后说,“你拉呀!”晨晨说“你坐好了,我要拉了啊。”说完,晨晨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拉了起来,一会晨晨拉倒这边,一会就加快速度地使劲地跑,玩了一会之后,我就说:“锋锋,你能拉动晨晨吗?”锋锋点点头,这回就换做,晨晨坐在滑板上,志宏来拉了。志宏说:“抓紧啦!火车要开了!”晨晨:“抓紧了!”志宏这次把身体朝前倾斜,开始拉动滑板了。
滑板拉人,我们班级很多的孩子都喜欢玩,刚开始的时候,坐在滑板上的孩子会从滑板上掉下来,但是,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大部分孩子玩滑板能够保持稳稳地坐在滑板上了。我们班级经常会出现一个孩子一直拉,不会交换的,所以我今天也是以提问的方式来让锋锋拉晨晨。
下次在幼儿游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置障碍。可以让幼儿彼此交换位置参加游戏,让幼儿互相商量,彼此提醒。
拼图的风波
今天的区域活动课,我让幼儿玩智力游戏——拼图,幼儿个个兴高采烈的在讨论着,我要拼个大象,我要拼个企鹅,我要拼个喜洋洋和灰太狼……。
伟伟一到益智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伟伟就把企鹅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伟伟皱起眉头来,左放放,右放放都不对,急得伟伟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睿睿兴奋得叫起来:“伟伟,你不要着急,我来帮你,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睿睿边说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伟伟一看:“对呀,我怎么没发现呢。”我看着微微笑了起来,小朋友学会了互相帮助,真棒!我转过头看见小杰正在专心的拼着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杰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小杰没有放弃,他把图像拿到手上研究了一会,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老师铃鼓响起来的时候,小杰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放回了原处。
看着幼儿在分享自己的拼图心得时,我感到很欣慰。针对上周幼儿出现的情况: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挑战的拼图,由此我改变了材料,投放了有点难度的拼图,并对投放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我是烧烤员、拼图区域游戏
今天昊昊选择了美食屋游戏,他做起了买点心的服务员。游戏中,他发现串烧烤的涛涛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各种烧烤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涛涛回来后,与昊昊吵了起来。由于,此时的昊昊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烧烤的岗位,他让涛涛去卖点心,涛涛当然也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昊昊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烧烤串的,我先来的。”“可是你刚才走了,所以我来帮忙了。”……看到两个人争执不下,我忙参与到了他们的游戏中,“发生什么事啦?”两孩子争先恐后地跟我说了起来。“原来这么回事啊,那你们原来是做什么的呢?”在我的暗示下,两个孩子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还是都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上……
首先在游戏分享时,有意识地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其次,帮助孩子准备一些区分角色的小装饰,如做烧烤的就带围兜;服务员戴头巾;点心师傅两样都戴等。这样就能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游戏时能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岗位进行游戏。
拼图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一个区域游戏,根据主题需要,我们在益智区新投放了一些花朵的拼图,吸引了佳怡和昊昊的参与,他们互相合作从很多小拼图中找了很久,才找到相近图案的拼图拼起来,可是所要拼的花朵只有线条,没有颜色的区分,昊昊拿着一块拼图比划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放,旁边的雨辰安奈不住了也加入了拼图的队伍。但拼了一会儿还是只拼出来了一朵花,有点失去耐心了,最后还是去选择比较简单的拼图玩了。
在今天的拼图过程中,孩子都不能长久地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迹像表明:这次投放的区域材料难度过高,目标定位没有考虑孩子的能力,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已有经验,导致孩子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其失去了兴趣。
由此,我决定在材料上进行改变,在拼图的后面根据顺序贴上数字标记,先按背面的标记拼一下,然后再拼正面;如果能力强可以先自己拼,实在找不到再可以看背面的标记进行拼图,降低一点难度,从而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而保持对拼图的兴趣;另外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个别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其学习观察和分析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图案、线条等进行判断,从而学会主动探索与发现。
拼中国地图
第一次游戏:
这是开学初的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高兴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张思远、胡思琦来到了小书房里,看到了一块中国地图的磁性拼图,胡思琦对张思远说:“我们来拼这个拼图吧!”胡思琦说:“好的。”于是两个人拿出了拼图拼了起来。
他们两个先看了看完整的拼图,然后再把拼图拆了拼,可是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对中国地图不了解,于是他们怎么也拼不完整。
第二次游戏:
这次我在区域中贴了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这次张思远和吴琳娇来到了小书房游戏,吴琳娇看着墙面上的中国地图说:“这个像大公鸡的地图是不是中国地图?”张思远听到了说:“是啊,你看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她拿出了磁性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吴琳娇开始拼起了拼图。她从拼块中找出了一块,看了半天想不出这是哪里的一块,但是她没有放弃,吴琳娇转身来到墙面的中国地图前,对照地图找拼块的位置,一会她好像是找到了,又来到了拼图前把这块拼块放到了拼图的一处,又找起了下一块拼块。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吴琳娇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时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反思与分析:
第一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他们对地图的构造不清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们对于拼图游戏不时最有耐心;第二次游戏中吴琳娇是在动了脑筋后能尝试来拼拼图,而且她也动了脑筋——根据墙面上的中国地图来寻找线索;而第三次游戏也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游戏,胡思琦在首次尝试失败后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过中国地图,而且也买了中国地图的拼图来练习过,所以他在最后一次的游戏中才能成功。
调整:
在墙面上布置中国地图,方便幼儿拼中国地图。
益智区:爱心拼图
益智区的小朋友在拼爱心,天天拿了一块面积比较大的碎片,很认真的一片一片地比对。只见他的小嘴抿得紧紧的,眼睛盯着手里的拼图,又在搜寻篮子中的其他拼图。但因为上一次的活动整理时,有人将几片不同缺口的爱心碎片都打乱了,所以天天试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成功。这时候我提醒天天:“天天,你看,爱心的接口处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波浪线,还有的是锯齿线的。你只要找到同样接口的,就很好拼了。”于是天天照着我的方法,看看手中的爱心碎片,“这时直线的。”天天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我朝他点了点头。接着,天天开始翻篮子中缺口是直线的爱心碎片。没过多久,天天就拼好了一个爱心。
平时我们的拼图都是一整块放在一个地方
,但今天见有写不同的爱心碎片混在了一起,所以刚开始天天很花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拼好,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继续比对。当我提示他可以按照爱心剪裁的形状,找出拼图碎片,再将这些碎片拼接好时,天天就能够很快地拼出爱心。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天天做事情比较有耐心,而且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通过寻找缺口相同的爱心碎片,就能够很快地完成爱心拼图。
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爱心缺口,于是我决定“将错就错”,还是将所有的爱心碎片混在一起。因为虽然是简单的图形,但是混在一起时,对孩子来说还是在增加了难度的。
叠衣服活动、拼图
叠衣服活动,随着秋季的的来临,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起来,孩子们午睡时也开始要脱外套了。每天中午,吃完饭散步回到午睡室,上完厕所,孩子们就快速地爬上属于自己的小床,开始脱起了衣服。不一会儿,衣服都脱下来了,但是仔细一看,衣服是东一件西一件的,有的扔在床头,有的扔在床尾,有的全堆在一起,甚至扔在地上……所以这几天我们开始引导孩子们学习叠衣服、叠裤子。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习折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我们班的孩子是刚刚入园的小班的孩子,所以在引导孩子们叠衣服裤子之前我先创设了一个情景
,这样孩子们对于这项活动才能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然后在示范叠衣服时一边叠衣服一遍念儿歌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儿歌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操作,更便于孩子们记忆。示范完后就是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了,虽然在引导孩子们学习叠衣服时运用了不少的措施来引导和孩子们,但真到了要孩子们自己动手的环节,还是有不少的孩子无从下手。
这说明叠衣服这一活动并不是一次活动孩子们就能够一下子学会的还是要在以后孩子们午睡前动手操作时再加以引导,多次动手操作后孩子们就慢慢的会学会的。
拼图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今天妮妮搬着凳子来到了生活区,她在生活区里拿了一份拼图来到位置上坐好后准备开始拼拼图,可是刚开始拼她就遇到了问题,由于拼图是拼好了放进拼版里的,所以在拼之前她需要先把拼图从拼版里拿下来打乱顺序再拼,可是她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没有把拼图拿下来,于是她着急的大叫起来:“老师。”“怎么了?”我问道,听了我的话妮妮焦急的说:“我拿不下来。”听了她的话我并没有急着帮她解决问题,而是转头问也在生活区里拼拼图的几个小朋友:“你们谁有办法帮帮她呀?”这是时候也在玩拼图的菡菡抬头说:“我有办法,刚才我也是这样做的。”说着她走到了妮妮身边拿起了妮妮手里的那副拼版竖着在桌子上敲了几下,只见随着她敲击的动作,拼版上的拼图就噼里啪啦的掉了下来。妮妮见到拼图拿下来高兴极了,兴奋的说:“谢谢你。”说完高兴地拿着刚拿下来的拼图拼了起来。
中班教师随笔:拼图
班级内有不少拼图,有些是小班时带上来的,有些是孩子们刚带来的,但是难易差距较大。小班的拼图较为简单,以四拼至十拼为主,加上多次游戏巩固,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较为淡化。但是新带来的又比较复杂,活动前孩子还兴趣满满,但是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经过几次观察以后,发现主要还是难度的把握问题。为此,我们想了几个策略:一、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二、拼图过程中,通过扶帮互助的方式,让能力强的幼儿带能力弱的幼儿。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这个“高难度”的材料也有了施展的空间。
这不,最近的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抢着要挑战“高难度”拼图。这天,我让小宇(能力相对薄弱些的)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区域时间结束的时候,小宇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虽然,本次他没有完全完成拼图,但是他的兴趣很盎然,显然这个记号对他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相信下一次他会有更大的挑战欲望。
这让我再次想到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一条规则: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小班的10块以内拼图对孩子们来说显然失去了挑战的意义。〈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