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永远重于言教
发布时间:2020-11-04 幼儿园语言教案 语言教案幼儿园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在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总是显得很兴奋。游戏刚刚开始,活动室里便炸开了锅,到处是一片喧闹的景象,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嘈杂。
于是我便拍了拍手,提醒他们说:“孩子们,请小声点儿,讲悄悄话。
”可不一会儿,声音又从四面八方传来。
这时一个刺耳的声音响起,原来是宋文坤小朋友不知从哪儿找到了一个哨子吹了起来。(迷你句子网 WWw.Jz139.com)
我不由得提高了声音:“文坤,你在干什么?”顿时,教室里一片安静。
此时,在我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小小的声音:“老师,你轻一点儿,别把我的孩子吵醒了。
”我转过身来,只见云巧小朋友看着我,怀里搂着一个布娃娃。
看来我在提醒小朋友不要影响别人时,却不慎影响到了她。
这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我要求小朋友轻轻讲话,不打扰到别人,首先自己也要轻轻讲话,于是,我走到文坤身边,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请不要打扰小朋友好吗?”又用同样的方法提醒了其他的小朋友,活动室里一下安静了许多。
看着他们有秩序的游戏,我不禁从心理感谢云巧,是她提醒了我。
很多时候,老师无需用很多语言要求孩子,只要你自己做到了,就不必担心孩子做不到了。
因此,老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行为,这大概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身教重于言传
一天,我去一所区一级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刚走到大班活动室.就看到地面上散落着垃圾,一些碎纸片随风飞扬。难道教师没看见?我忍不住问园长。园长告诉我:“活动室卫生由教师负责搞,没办法——教师太忙了!”美国学者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幼儿最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如果教师对地面上的垃圾都视而不见,那么幼儿怎么可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教师经常为了设计教育活动和创设教育情景而忙碌着,珠不知自身的言行便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这些言行每时每刻影响着幼儿。如果教师不注重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光凭集体教学中的“言传”,而忽略日常生话中“身教”,就会错失很多教育良叽,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不仅是幼儿智慧的启蒙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处于第一偶像崇拜期的幼儿,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当教师默默捡起地面上的一张小纸片时.孩子们就会自觉清理地上的垃圾;当教师静静排队等候在饮水机前时,孩子们就不会抢水喝;当教师经常向给予帮助的人表达谢意时,孩子们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鸟教”的魅力就是如此神奇,它体现在点点滴滴中,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身教重于言教》《剪指甲》
身教重于言教今天餐后活动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喝水,秩序可想而知。我呢,口也渴了,端起杯子也向水桶走去。每天喝水时总有人来“告状”“老师,某某插队。”尽管我多次教育孩子们,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还是老样子。今天也不例外。我灵机一动,没有马上批评,而是停下脚步,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孩子们纷纷议论:“老师也排队呢,我们快快排好队。”顿时,队伍变得井然有序。
我们有的老师常常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身分享用某些“特权”,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却忘了要求自己。在这件事中,如果只是批评、说教。我想幼儿在接受的同时
,说不定不是自愿的接受。如果我一离开,可能又会回到刚才的局面。由于我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快乐地排队、快乐地喝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孩子平等相处,身教要重于言教。这样肯定会感染孩子。在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首先要要求自己。正像纲要中指出的那样: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
剪指甲
今天又是该给孩子们剪指甲的时候了,小朋友们都在大型玩具那高兴地玩着,老师叫到谁谁就过来让老师给剪指甲。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能坚持为幼儿剪指甲,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和孩子们更多亲近,更好了解他们的一个好途径。平日里虽然说总是和他们接触,但毕竟是全体小朋友,个别交流的时间几乎很少,有的幼儿不敢和老师亲近;有的幼儿则总是缠着老师。这些事情都能从剪指甲这件事上体现出来。有的小朋友老师叫到他时,他象小鸟一样赶紧跑过来,偎在你怀里,伸出小手等着你给她剪,而在平日里比较内向老师不太注意的孩子你一叫他,他就站在老远的地方看着你,再叫才慢慢走过来,也是在离你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胆怯地伸着小手,特别紧张的看着你,总是感觉有些不知所措。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把他们轻轻拉近一些,先摸摸他的小手,一边和他聊天一边给他们剪之间,聊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问家中的情况。孩子这时一般都很愿意同老师讲,他们感觉老师好象对他一个人很亲。我经常是有好多信息是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对掌握幼儿个性及家园联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你一个一个接触他们的小手,一种母爱总是荡在心中。平日里很调皮的孩子这时也很听话,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孩子更亲老师了,老师也更了解和喜爱孩子们了。
从这当中你能发现很多平日在教育教学当中发现不到的个别幼儿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可爱之处,都有一双柔嫩的小手,我愿意为他们“剪指甲”。
幼教随笔:身教重于言教
因此,一名好的幼儿教师要时刻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事事都起好表率作用,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的说教,幼儿就会服从教师的教育,才会更加尊重你。
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十多年了,在多年的实践中,有一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
记得有一天,在准备幼儿午睡时,我接到电话得知我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我边帮小朋友脱衣服,边和班上的王老师谈论起考试的事,有几个小朋友乘机大声说话,我很生气地说了一声:“睡觉时间不许说话!”幼儿才安静下来,我又接着和王老师继续讲话,这时,突然听到李小洵小朋友大声的说:“睡觉时间不许说话!”我和王老师顿时惊住了,就停止了说话。起床后,我主动向李小洵承认自己的不对,并和他约定午睡时间我们都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别人睡觉,他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做幼儿的榜样,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你要求小朋友有良好的午睡习惯,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在午睡时间经常讲话,小朋友就会照你的样子去做。
因此,一名好的幼儿教师要时刻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事事都起好表率作用,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的说教,幼儿就会服从教师的教育,才会更加尊重你。
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
我们班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阳阳,胖嘟嘟的脸蛋、聪明好动又可爱,深得老师的喜爱,但不知为何总是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经常在玩玩具、做游戏的时候与别人发生冲突,大家都不愿与他一起玩。每次我与他分析问题或讲道理时,他都会满不在乎地点点头或用他充分的理由来进行辩解。
今天上午,阳光明媚,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上运动,大家玩得都非常高兴,我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和他们一起玩扔沙包的游戏,但在跑动中,我一不小心踩了阳阳的小脚,我赶忙蹲下身,帮他揉脚,并关心地说道:“疼吗?真对不起,刚才老师没看到,踩了你的脚,试试能不能动动……”阳阳说:“不疼
,不疼,”说着就一溜烟跑开了。之后,我听到他跟别的小朋友说:“刚才,老师不小心踩了我的脚,还跟我说对不起了呢?”
不一会儿,午餐时间到了,阳阳由于动作过大,不小心用筷子碰到了旁边妞妞的眼睛,妞妞刚要哭,阳阳马上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他边说边用手轻轻地帮妞妞揉眼睛,顿时我心中感到一阵暖意,于是,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今天的行为,鼓励他,以后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阳阳开心地笑了。
也许这样的事件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如何抓住契机适时教育呢?我想,我从这件事件中已深刻体验并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时认为和小孩子说对不起是不必要的,还会使成人失去威信,但并非如此。孩子年龄小,易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到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所以,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做为老师的我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真正的做到言传身教。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身教更重于言传”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在幼儿园大班,小儿子还没有上学,大女儿任性不太懂事,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舞蹈时特别认真,反倒是小儿子性格温厚,懂得谦让,每次姐弟俩争东西吵架时,一般都是弟弟让着姐姐,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也是一路探索,一路懵懂,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一些小体会。
我觉得家长的示范作用更甚于对孩子们长篇大论的说服教育,有一段时间,我心情不好,常常下班以后对孩子们不管不问,就坐在那儿刷手机看视频,孩子爸则告诫我说:“少在孩子们面前玩手机,”我则不听还心烦意乱地说别管我,直到有一次我上厕所,女儿拿着我的手机在那里玩,我大发雷霆“别看我手机”只见女儿不服气的顶嘴“你不是也整天看手机吗?你凭什么说我”我一时哑口无言,一个整天看手机的妈妈是多么糟糕的妈妈!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妈妈就是低头族,对什么事也不管不问,只顾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精彩。
要想使孩子们不看手机,你自己必须先不看手机,你不看了孩子们就不看了。
我是一个职场妈妈,在业余时间基本上都陪着孩子们,白天再苦再累,孩子们晚上也跟着我睡,都说妈妈陪着的孩子性格平顺·乐观,但是我发现大女儿不是这样,大女儿敏感不独立,自己就是一个敏感,心思细腻的人,也许是我的不经意间的举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我的敏感。
要想使孩子们好起来,自己必须好起来,做一个勇敢的妈妈,比如骑电动车这件小事,因为一些原因一直不敢骑,有一次我告诉孩子爸爸,孩子们听见了他们可能会觉得骑电车是有点害怕的事。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克服恐惧敢于骑电动车,女儿坐在车后面欢声笑语,我知道她很是羡慕坐着电动车去上学的小朋友。她不会觉得骑电动车是害怕的事。
你想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必须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要一味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强加给孩子们。
让爱永远
清晨来园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来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晨间锻炼时,我喜欢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疯,并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熟了,就及时提醒孩子们脱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活动结束,我会督促孩子及时把衣服穿上。因为我想孩子们明白:老师多么爱他们。
午餐时,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随时关注他们的进餐情况,并告诉他们盘中餐的营养。看到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时,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午睡时,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帮这个孩子脱衣服,帮那个孩子掖掖被角,并让故事伴随孩子进入甜美的梦想。孩子们熟睡了,我还是不断地来回巡视,帮助蹬被子及时盖好,以免着凉。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孩子们身体不适时,我更是用心关注,了解他的现状,并随时做好准备。当孩子呕吐或大便在身上时,我又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帮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游戏时,我与孩子玩做一团,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当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我就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以表歉意。
借东西时,我要求孩子对同伴说:“请你把这东西借给我,好吗?”归还时,我督促孩子对孩子对同伴说:“谢谢!”
离园时,我提醒孩子要与老师、同伴说声“再见。”
晚上入睡时,我要求孩子孩子与父母道声“晚安。”
…….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也滋润了孩子们。我让孩子们明白: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只有爱成为我们的追求,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馥郁芬芳。
祝愿中国幼教永远年轻
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繁茂,我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金秋十月,伴随着收获、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迎来了中国百年幼教盛典!在此,我代表全体幼儿教师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幼教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它奠定了人一生的发展基础。如同春天的经营播种会直接影响到秋天的收获一样,童年打下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到人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就像阳光、空气和水般的重要!有人说,我们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子孙!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还要补充一句:我们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并实践幼儿教育。正是因为幼儿教育重要,才会有无数先贤凭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以历史的使命感为中国的幼儿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拿出“与牛大哥睡觉”的精神,亲自创办乡村幼稚园;陈鹤琴带领200多位师生辗转流离、劈山开荒,践行“活教育”;张雪门飘零半生,“痴心”不改;张宗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勇当第一位以大学学历从事幼稚园工作的男教师……他们为中国幼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幼教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托幼园从1949年的1300所上升到现在的11.18万所,收托孩子从1949年的13万名,到今天的2036万儿童。幼教工作者从孤军奋战、孤芳自赏到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幼教研究从一统天下的步调一致到如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姹紫嫣红;中国的幼教从曾经的相对封闭到如今与世界接轨……中国的幼儿教育正呈现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在成长、工作的过程中更是切实深刻地感受到幼教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1985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很多朋友都为我中专毕业做幼儿园教师而打抱不平,而那时我们对自己地位的最大争取就表现为纠正家长、孩子叫我们“阿姨”。时至今日,我已读了大专、大本并正在开始研究生班的学习,但我仍然感到自身知识的不够,在面对教育实践时力不从心。如今,有多少大专生、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欣然加人幼教行列,并以此为荣!八十年代,我们幼儿教师最爱带孩子玩的一个游戏是“请你向我这样做”,孩子们会异口同声的应答:“我就向您这样做!’这小小的游戏反映了我们当时的教育观:亲切但绝对是高高在上。现在,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在研究怎样走进童心世界,每位教师都懂得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你要做什么?你想怎样做?”一个举动、一句话反映了幼儿教师教育观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工作不久,年轻的我已经因为工作努力、教育效果好而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那时最让我骄傲的是:我教的孩子能一口气背诵出狮、虎、豹的不同特征……那时我们经常采取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谁先记下让谁先玩。这都是在高度责任心的支配下而采取的教育行动,是会受到领导、家长、同事的一致称道!现在的教师却把学习的权力交给了孩子: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在与孩子共同商讨中确定下来的。过年了,孩子们自己决定过年的方法、自己提出要竞选主持人而不再同意教师指定、自己提出找园长申请赞助购置礼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能力,更重要的学会了怎样学习、学会了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而不再盲从权威——教师。八十年代做教育科研在幼儿园实在是凤毛鳞角。很荣幸我所在的崇文区第二幼儿园开展了教育研究。那时,科研对我来说是神秘的,来指导我们科研的专家是绝对的权威。那时我还不会甚至没有想过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每当专家来临前我最想知道的、想的也最多的是:专家希望我怎样?是教育科研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这一代幼教工作者,是她们使我、使我们幼儿教师慢慢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来审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甚至用专家赋予我们的理念来向专家质疑……现在,教育科研已在幼儿园遍地开花,幼儿园渴望理论工作者的“光顾”,理论工作者热衷于深人教育实践。幼儿园、幼儿教师在理论工作者的扶持下,开始增长自身的造血功能,开始尝试独立进行教育研究……浓浓的研究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速度,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从1903年中国第一所幼教机构的建立到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再到现如今,中国的幼教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这期间,中国的幼教经历了无数沧桑。这期间,中国的幼儿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幼儿教育能赢得更多的关爱与支持,我们的党和政府也会对幼教投入更多的心血。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幼教队伍就像承载并为历史增色的松柏,虽饱经风霜却依然常青。我们的幼教队伍就像松柏一样,在新老传承的过程中既保存着长者的睿智,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既有哲学的深刻和高瞻远瞩,又有感性的温柔与幼稚的可爱!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我们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我们要接受历史的传承,我们要亲临历史与今天交接,我们还要把历史的重托与今天的辉煌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真诚祝愿中国幼教永远年轻,永远焕发青春的朝气!衷心祝愿中国的幼教事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永远的感动
在一日活动中,我这个当老师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十全十美,处处都能合乎我的标准。然而那一次孩子们对我的宽容却让我深深的感动,同时也启迪我对以往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那天下午我组织孩子们续编故事,为了调动孩子的兴趣,我事先准备了三幅图片:白兔、大树、狼。由于没找到狼的范例,所以我参照狗的形象作了点加工处理,画了一只似狼非狼、像狗非狗的的东西。图片刚画好,孩子们立刻“呼啦”围了上来:“老师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为了避免课堂闹笑话,我决定先做做准备工作:“你们说这是什么呀?”“老师,是猫吧!”“不对,是狗!”“是……”孩子们争论得不亦乐乎。而此时的我只觉得万分懊恼:我这个孩子们心目中榜样竟然如此之差。“对不起,老师画的不好,老师是想画一只狼。”我一脸的愧疚。这时东昊说:“老师,你画的真像呀,就是一只狼。”田田也从旁边随声附和“老师画的真好!”啪!啪!啪!孩子们自发地鼓起掌来。霎那间,一股难以言状的感动涌上心头。
五六岁的孩子对我这个成人尚且能如此宽容,那么我以往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那种不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扼杀幼儿创造性的做法应怎样改变呢?从孩子们身上我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