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
发布时间:2021-08-25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评课读者王女士:看到自己孩子每天都很辛苦,自己想帮忙辅导孩子做作业,虽然自己很辛苦但往往适得其反,现在却又不知该如何去辅导孩子。
编辑小阎:就此我们咨询了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郭宏。郭主任认为,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首先要明白两条:一、辅导不是监督,不要一直坐在 旁边盯着孩子做;二、辅导不是代替,不要一看见孩子不会,马上就想讲。家长辅导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抄作业题到规划作业再到完成作业等,都应该是孩子 自己的事,家长要若隐若现,但须始终关注着。具体来说,家长的辅导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观察,就是在孩子基本能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家长只观察孩子在习 惯和知识两方面的弱点就可以了;二是分析,辅导作业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就是检查,但避讳家长检查、孩子若无其事,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是共同进行时。 检查作业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家长要弄清楚孩子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习惯上的还是知识上的,因为做作业有两个目的,一是查遗补漏,二是复习巩固。如果是 知识上的,就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如果是习惯上的,则需制定计划,确定日程表,一点一滴改进。
此外,郭宏告诫家长,不管孩子实际情况如何,都一定不能包办代替。要发现孩子遇到问题的“拦路虎”、障碍的实质所在,是概念上的、计算上的,还 是审题能力上的?先给孩子适当点拨,然后让孩子自己完成。另外,她建议家长给孩子安排一项家庭作业:课前预习。“家庭中课前预习,课堂上当堂消化,作业中 复习巩固,再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这个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上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OK语录网 968Ok.Com]
总的来说,“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要扮演好‘三种角色’:一是思想的引领者,二是学习的帮助者,三是习惯的培养者。但其中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要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郭宏强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作业
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要让孩子知道上学是要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否则就不会很好的完成 作业,如果完成不了作业,学校老师就会批评自己。让这些简单的道理植入孩子的大脑中,不要让孩子不知道上课听了有什么用。这点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孩子太小了,很多是不明白为何读书的,我们不能讲一些读书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等复杂的道理给孩子,孩子听了会更加一头雾水。所以,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引导。先告诉他一些最浅显最简单的道理,让孩子有个目标去学习。这点对孩子提高学习注意力集中力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其次,要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安静的房间,明亮的灯,合适孩子的桌椅,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考验孩子的抗压能力,如果环境吵闹,大人进进出出,偶尔小朋友走来走去,孩子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大人尚且都会受到影响,何况孩子呢?不要跟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做作业都可以做对比,人家也是无可奈何才为之,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何不给呢?
一二年级的孩子建议陪读。不要觉得陪读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要让孩子自觉独立的完成作业,这是在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的前提下说的。而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在对做作业的摸索期。这时家长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我们要教会孩子做作业要坐姿端正,书写要工整,书籍整理要有条理等这些基本的要点。教作业不只是教作业,一些生活中良好的习惯也是要提醒孩子授予孩子的。
接着,陪读不是替代孩子做作业,而是让孩子先自己独立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先放着,先把会的作业做完,然后再到回来思考不会的难题,实在不会家长就要给孩子指点一下,而不是直接说出答案,这样才能养成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而做作业,我们一般教孩子先从自己最擅长的一门学科开始做起,这样能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如何辅导小学生做作业?
最后,做完作业不要就急着帮孩子检查作业。其实孩子检查作业也是要培养的。要不断的给孩子灌输检查作业的重要性,孩子做完作业后,让孩子自己独立的认真的检查,当孩子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么家长就可以帮孩子看看作业是否做对。家长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表达方式,是帮孩子看作业是否正确而不是帮孩子检查作业,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依赖检查作业。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
家长如何辅导小学生做作业?
6
补充一点的是,家长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说话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说一些负面的话刺激孩子,例如:你怎么那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还不会啊,我都讲了好几遍了等等。孩子不会做题,是真的不会做,如果家长再用语言刺激,孩子心里会大受打击,下次会不敢提问,严重的会让孩子丢掉自己对学习的信心,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总而言之,家长要耐心的教孩子,很多情况下是宁可先不教,也不要乱发脾气。要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如何辅导孩子做作业
一、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 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写作业,一量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责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错了,总是改不掉。”“说过多少遍,就是记不住,气死人的!” 其实,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量之门很难打开。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建议做法时: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们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不轻意打扰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检查:
1、孩子低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你再看看”或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一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来了,就及时称赞和鼓励。
2、孩子读高年级时,重点检查孩子做题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确认。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
二、如何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 有许多家长择时,孩子写作业不专心、爱拖拉,只几道题也做半天,怎么办?
1、“限时鼓励法”纠正 举个例子: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自己估计一个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奖励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可带你到xxx玩。”通常情况下孩子会乐意接受的。 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专心做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就好,毕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为,父母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已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
2、“中途安抚法”纠正 举例说明: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抚摸他的头,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道没有难题,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你很聪明,马上会做完的,爸爸/妈妈等着你好吗?”这咱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 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
3、“直接要求法”纠正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换这种方法试试:事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语文作业不多,用20分钟可以做完,数学稍多点儿,用35分钟时间可以做完。 那么,父母要说到做到,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让孩子明白:父母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强迫性,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做好配合,以免老师认为家长不检查作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三、如何点拨孩子做习题 有的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点拨那些“爬坡”难题,父母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总是迁就孩子,立即告诉他如果做,甚至将版式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是,你会做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父母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孩子不会做的题,父母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意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也没做出的题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原题的解法,最好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 一般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是,如果仍不会做原题,那么要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的。这种做法虽然父母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难题,父母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如果这样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不容易打开。 当然,孩子逐渐长大后,许多爬坡题父母也无能为力,需要请家教辅导,那么还是建议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辅导孩子,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题,如果这样看似难题解决了,其实孩子思路没有打开。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方法:“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
正确方法: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就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数学难题,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该怎么办?
正确方法: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或告诉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这祥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
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
1、列出一张孩子写作业的时间表。表里应包含孩子写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中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周六,不要等到周末晚上才催孩子写作业。
2、父母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作业质量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写字台光线合适、座椅高度合适、安静无噪音等,这样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4、父母注意要求孩子自己把作业分成两部分: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需要父母辅助完成的。父母只需要协助孩子完成需要父母辅助的部分,这样能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孩子在认真写作业时,父母最好不要守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独处,这样能降低孩子的依赖心理,帮助孩子增强独立性。
6、当孩子完成作业后,作为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立即检查纠错,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检查纠错。这样孩子能对写错的地方印象深刻,同时老师也能根据孩子的作业质量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7、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几个同学跟孩子一起写作业、一起学习等,这样既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8、孩子的写作业时允许片刻的休息,比如喝水、上厕所等。同时,当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错时,也及时给孩子表扬,必要时可以是物质表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