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1岁多的小儿不爱睡的原因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孩子厌学原因 幼儿故事6岁 幼儿故事5岁

导读:孩子长到快2岁了,家长发现他越来越难入睡,必须大人在旁边哄着、拍着,要不然吓唬着才能入睡,严重地干扰了父母的工作和休息。

小儿不易入睡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在1~2岁左右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初步领会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与父母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白天大人上班不在家,晚上回来还没亲够呢,就让他去睡觉,又看不到父母了,不免产生一种“分离”的感觉。孩子不敢睡,大人一吓唬,结果孩子就更害怕,更睡不着了。有些孩子临睡前过于兴奋,马上让他去睡觉,他的大脑皮层难以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也就根本睡不着了。此外,屋内电视机、录音机等音响的干扰也是原因之一。从孩子主观上看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孩子难以入睡的具体情况,消除不利因素,并讲些有关睡眠好的小故事,促使孩子安静早些入睡,从而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怎样才能使孩子容易入睡并睡得香呢?

怎样才能使孩子容易入睡,并睡得香呢?生活要有规律,早起早睡的时间要严格。孩子睡前尽量要洗澡,睡前不给孩子听到或看到高兴或害怕的事,避免神经兴奋。上床后三十分钟内,家庭气氛要平静下来,屋子的灯要调暗。不要在被窝里给孩子食物、玩具或画册。睡前一定要上厕所,被子要轻暖,睡衣要清洁。屋子不能过热或过冷,还要通风良好。YjS21.cOM

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例外。如果以星期日、假期等为理由,允许孩子晚睡,就可能破坏良好的习惯,让孩子过早进被窝也不对,这样做,反而会使孩子在被窝里长时间不能入睡。要明白睡眠重要的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睡觉的深沉程度。

俗话说“睡得好,长得快”。孩子睡得好,无论对健康还是发育,都很重要。所以,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探究孩子的好动与胆小的原因


导读:由于孩子的过于好动或胆小,在许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及反应,引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如:注意力短暂无法集中,个性很固执,情绪不稳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脑功能发展趋缓,语言、阅读、书写方面的学习能力也相对比较差。

小静和小安是一对相差两岁的表姐弟,表姐虽名字为静,但是从会走路开始,除了睡觉以外就总是动个不停、东跑西跑、上窜下跳的,十分好动;小安则完全相反,行为、动作都十分胆小,依赖性也很强。

平常带姐弟俩去公园玩时,表姐蹦蹦跳跳,再高的栏杆都敢爬,一点都不怕危险;弟弟却什么都不敢,溜滑梯时不但要大人在底下接,两只脚还拼命撑住滑道边缘来减缓速度。姐弟俩让家长们

都感觉到孩子的发展有问题,但小孩子长大了是否自己就会好了?

的确,会有一部分因素变得稳定,行为上的好动和胆小,在孩子12岁后会有所缓和;但12岁之前,孩子的许多发展,像大脑的使用效率、肢体动作的能力、情绪控制的能力、学习整合的能力及人格价值观等等,都会对将来造成永久的影响。

由于孩子的过于好动或胆小,在许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及反应,引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如:注意力短暂无法集中,个性很固执,情绪不稳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脑功能发展趋缓,语言、阅读、书写方面的学习能力也相对比较差。

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孩子会有好动或胆小的表现?其实是他们先天特质中的“前庭”功能反应不同所造成的。

前庭系统

很多人都以为“前庭”位于额头,这是个错误的认知。前庭是中枢神经系统最早发育的部分,与大脑及神经系统有着重要关系。前庭位于耳朵内耳耳蜗的位置,协助我们侦测地心引力,维持平衡,同时也调节抑制及增强的功能,让我们对刺激维持一个稳定的接收,协助我们对于动态的判断。

举例来说,如果前庭发展过于敏感,对刺激的反应过大,就容易衍生像弟弟一样胆小的行为特质:

●特别害怕悬空的感觉

●对高度或速度的游乐设施特别害怕

●容易晕车、晕船、晕机

●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也比较胆小

●旋转、摇晃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的现象

●头部无力、身体支撑力差

●注意力无法集中

●情绪比较不稳定

而如果前庭发展过于迟钝,对刺激的反应太小,就容易衍生像表姐一样好动的行为特质:

●没有危险意识

●喜欢爬高爬低、跳床、跳沙发

●好动不安定、注意力短暂

●常常听了就忘、看了不懂

●喜欢旋转的游戏

●写字常左右颠倒

●肢体动作用力的程度掌握不佳

●语言发展较慢或声带发音不准确

以上这些日常表现都和前庭的发展有关,并不需要全部符合才算是前庭敏感或迟钝,就像感冒的症状一样,有的人是头痛,有的人是鼻塞,有的人是全身无力,有的人则全部都有,这些都是程度上的问题。

探究宝贝睡眠不稳


引发宝贝睡眠不安的其他心理原因

1.母婴分离焦虑

有时父母会发现,刚送入幼儿园不久的宝贝,晚上回家后睡眠变得很不安稳,甚至会发生梦魇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白天和父母分离引起的焦虑情绪所导致的,当宝贝的焦虑情绪得到舒缓时,睡眠也就安稳了。

2.父母有焦虑抑郁等情绪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有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也会不自然地在育儿过程中传达给宝贝这样的信息,这也会引起宝贝的抑郁或焦虑。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宝贝是感受外界信息的天才,越小越是如此。

3.迁居或旅行

有时,宝贝变换了生活环境,一时间对周围的情况还不熟悉,会感到无所适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这些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宝贝的睡眠状况。

帮助父母解决宝贝心理问题的专家建议

1.给宝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尽量让宝贝在熟悉的环境中入睡,甚至睡觉前的“前奏曲”都是相同的,如洗澡、听故事、吃奶、熄灯。让他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很安详。要尽量减小音量,弄暗灯光,可以尝试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宝贝心情舒畅。

2.多让宝贝参与户外活动

白天尽量让宝贝动静结合起来,多参与户外运动量较大的活动,这样可以消耗他的体能,让他在夜晚的时候感到疲倦,睡起觉来也会更沉稳一些。

3.采用冷处理的方法

如果宝贝的睡眠不安稳,父母也无需当做大事过分关注,尽量持忽视态度,更不要连悠带抱,这样只能让事情更糟糕,还是要坚持让宝贝学习逐渐自己入睡。

4.睡前给宝贝进行身体抚触

如果宝贝是由于心理上的焦虑而影响睡眠的,不妨试试给他来个身体抚触。用手温柔地抚摸宝贝的小肉肉,要慢一些,轻一些,让宝贝感受到父母的抚爱和关注,这样他的心中就会多一份安全感。抚摸的形式可据宝贝的喜好灵活处理,如有的宝贝只要父母一抚摸他的脑门便能安然入睡。

5.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有了宝贝后,夫妻间更要相互理解和关心,共同营造一个令人愉快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宝贝才能睡得安稳。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导读: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遇事唠唠叨叨。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一些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他们要孩子学这学那,如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缺乏感情沟通。爸妈缺乏与孩子经常的感情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会以不尊重来对待爸妈。

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一旦家长想管教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家长式的作风。专横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因而便以反抗来回答爸爸妈妈。

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尤其当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发生障碍时,孩子往往以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还有,常因父母没有榜样作用而使孩子感到没有精神支柱而苦恼时,也会以逆反情绪作为发泄。

缺乏满足感。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尽管物质上极为丰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却感到十分饥饿,时间长了,在缺少双亲爱的情况下就会以逆反和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相关推荐

  • 探究孩子的好动与胆小的原因 导读:由于孩子的过于好动或胆小,在许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及反应,引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如:注意力短暂无法集中,个性很固执,情绪不稳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脑功能发展趋缓,语言、阅读、书写方面的学...
    2021-08-18 阅读全文
  • 探究宝贝睡眠不稳 引发宝贝睡眠不安的其他心理原因 1.母婴分离焦虑 有时父母会发现,刚送入幼儿园不久的宝贝,晚上回家后睡眠变得很不安稳,甚至会发生梦魇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白天和父母分离引起的焦虑情绪所导致的,当宝贝的焦虑...
    2021-08-14 阅读全文
  •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导读: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
    2021-10-30 阅读全文
  • 孩子睡觉磨牙原因多 导读:小孩子也有磨牙现象,磨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利。孩子磨牙通常是由寄生虫、大脑兴奋过度、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的。 由寄生虫引起 蛔虫是最容易寄生在宝贝肠道里的寄生虫,它在小肠内掠夺...
    2021-09-20 阅读全文
  •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和危害 小儿多动症是指儿童过度活动,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影、电视等,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任性、克制能力差,脾气暴躁,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学习困难,文字书写潦草,难分清颜色和左右...
    2021-02-22 阅读全文

导读:由于孩子的过于好动或胆小,在许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及反应,引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如:注意力短暂无法集中,个性很固执,情绪不稳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脑功能发展趋缓,语言、阅读、书写方面的学...

2021-08-18 阅读全文

引发宝贝睡眠不安的其他心理原因 1.母婴分离焦虑 有时父母会发现,刚送入幼儿园不久的宝贝,晚上回家后睡眠变得很不安稳,甚至会发生梦魇的现象,这就是因为白天和父母分离引起的焦虑情绪所导致的,当宝贝的焦虑...

2021-08-14 阅读全文

导读: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

2021-10-30 阅读全文

导读:小孩子也有磨牙现象,磨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利。孩子磨牙通常是由寄生虫、大脑兴奋过度、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的。 由寄生虫引起 蛔虫是最容易寄生在宝贝肠道里的寄生虫,它在小肠内掠夺...

2021-09-20 阅读全文

小儿多动症是指儿童过度活动,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影、电视等,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任性、克制能力差,脾气暴躁,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学习困难,文字书写潦草,难分清颜色和左右...

2021-02-22 阅读全文
Baidu
map